11月9日,以“校企合作,产城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为主题的华中科技大学第十六届企业家论坛在江城武汉举办,本届论坛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华中科技大学指导,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总会、企业家协会、创业投融资协会主办,金融界为媒体支持单位。

在本次论坛期间,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派诺科技创始人邓翔与金融界《智“会”企业家》栏目进行了精彩的对话,分享了他从25岁创业到带领公司成功上市的心路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派诺科技创始人邓翔

从华科大走出的“90后”创业者

每一个伟大的事业,都起源于一个小小的想法。

30年前,邓翔进入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学习,大学期间,他与同学们一起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为日后的创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1997年大学毕业后,邓翔来到珠海工作。仅仅两年后,25岁的他就毅然决定创业。“当时还年轻,没有家庭的羁绊,胆子比较大,可以做一些事情。”邓翔回忆道,“我们当时就想,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全世界。”邓翔坦言,华科大严谨的工科教育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也为日后的创业之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谈到创业初期时,邓翔表示:“我们宿舍有3个人都已经上市敲钟了,班主任涂老师也是。那时候我们赶上了中国发展最好的时期,创业的机会很多。”

凭借在华科大学到的扎实工科功底,邓翔和几位校友抓住了电力系统数字化的浪潮,一起创立了派诺科技,开始研发智能仪表等产品。“我们当时觉得这个领域还有很多机会,主要是进口替代。”邓翔回忆道,“最早是给世界500强企业做配套,赚到了第一桶金。”

不过,创业初期也并非一帆风顺。邓翔坦言,曾经遇到过资金紧张、订单不足的困难时期,甚至担心公司可能要关门。但运气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在最困难的时候,一家世界500强公司下了一个大订单,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邓翔认为,当时创业机会多,难度也只有现在的1/10。“那时只要你敢创业,把产品做出来,就有很多市场空间。但现在你产品开发出来后,还要面临无数竞争,要把市场做好,品质优良,成本还要足够有竞争力,难度会比我们当时大得多。”

数字能源赛道上的“长跑者”

经过多年发展,派诺科技的业务重心逐渐转向数字能源和新能源领域,为客户提供低碳、智能、高效的用电解决方案。邓翔介绍,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配电房的数字化改造,提高安全可靠性和运维效率;二是新能源设备如充电桩、储能、微电网等;三、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能碳管理系统。

“我们的目标是让用户的用电更低碳、更经济、更智能。我们的产品可以帮助用户降低综合用电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实现低碳化目标。”邓翔说。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数字能源行业前景广阔。

作为一名“长跑者”,派诺科技高度重视技术创新。邓翔表示,公司每年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研发,并建立了有利于创新的人才机制。“我们吸引行业内最优秀的人才,并创造最具有吸引力的宽松研发创新环境。”他说。

在邓翔看来,保持技术领先需要三个要素:优秀的人才、宽松的创新环境,以及持续的资金投入。他认为,“要有一群核心骨干,真正热爱研发,有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同时要有宽容机制,允许创新中的失败。”

在创新方向上,邓翔认为要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国际先进技术和中国制造优势。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大、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并多次获得行业和省市科技创新一等奖,这些也可以证明我们的技术水平在行业还是领先的。”邓翔自豪地说。

登陆资本市场的“新起点”

2023年,派诺科技成功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条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邓翔透露,公司早在2010年就开始筹备上市,但中间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波折,直到2023年才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整整用了14年时间。他认为,上市是公司发展的新起点,而非终点。

不过,邓翔也坦言,上市后压力更大了,“因为做得不好,骂我的人比以前多多了。”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股权激励,提高公司质量,做好投资者回报。

对于上市的意义,邓翔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二是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品牌和市场影响力;三是获得资本支持,可以投入更多资金做科研和创新项目。

作为上市公司CEO,邓翔深感责任重大。他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提升公司质量,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同时,他也呼吁更多优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从20多岁的青涩创业者,到如今掌舵上市公司的企业家,邓翔的经历印证了科技创新的力量。在数字能源这个充满机遇的赛道上,他和派诺科技正在书写属于中国科技企业的新篇章。展望未来,邓翔表示公司将继续深耕数字能源领域,为中国能源转型贡献力量。同时,他也希望能为母校华科和武汉的发展出一份力,公司已在武汉经开区购置80亩土地建设研发中心,未来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郝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