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阿塞拜疆这种国家,经济比起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确实“有优势”,但他们本身只能依靠石油出口,其他的非能源产业,本质上都还是苏联时期的那种模式,也就是出口盈利得到财政预算,进行订单承保,然后养活他们,或者通过关税制度来限制外来产品竞争。这都是最一般的解释,而且阿塞拜疆这种国家的外生倾向过于严重,导致他们内部很难支撑起来,简单来说就是离了外人活不了,至于说他那“大哥 ”土耳其也是个怂包弱鸡,不就是官营资产私有化卖钱加消费信贷的骚操作吗,这种模式最成功的是波兰,其他的经济体都不咋地。
原因很简单,首先,波兰人多,3000万,但又不太多,像巴西那种以亿计的,消费信贷不怕烂尾造成过于严重的损失,也不至于把这种社畜养的太肥,过肥了虽然是虚胖,相对于一般的虚瘦也是某种意义的壮了,壮了就不好控制,这是毫无疑问的;其次,波兰的工业资产在冷战时期也得到了苏联的扶持,所以收购起来还比较有价值,上手不是很慢,所以私有化的时候西方企业乐意收购。再次,波兰的战略地位重要,稳住这个桥头堡对德国对美国都很重要,所以几乎没有主动狙击它的可能性,当然了,在“世界经济危机”也就是金融集权阶层做空的时候,波兰当然免不了“资本骤停”,经济要吃亏,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家养肥了你就是为了定期宰肉吃的,不交租贡是不可能的。
至于说土耳其什么的官营企业,大多数质量都不行,收购了就是砸手里了,所以外资不乐意收购。有人说为什么他们国内的富人不收购呢?富人收购即便是好厂子,那也要承受一定的亏损,毕竟你是快破产了,烫手山芋了才卖给我的,赚钱的时候你肯定不这么干对不对,承受亏损还要砸手里,这不是买办,这是民族资本了都。就算有那么一两个这么干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没用的,市场就是大多数人会做什么。富人里2%做慈善赔本买了,但98%的人就是不做,又有什么办法,只能干瞪眼。阿塞拜疆就更差劲,因为他们的工业底子很差,苏联时期就是一个大油田,他们确实有一些机械工业,但那是配套开采石油用的,大多数都落后于时代了,没有什么收购价值,所以最后结果就是破产倒闭,只剩下还有利可图的采掘业了。当然,阿塞拜疆的农村情况比起土耳其、伊朗要好得多,但是,他们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封建因素,那就是宗族、部落为轴心的“长老模式”,这种东西在中亚很常见。阿塞拜疆经济学家罗山·阿加耶夫整理了一份关于本国农业补贴的数据如下:
在冷战后的整个第三世界,除了sino和少数几个国家,几乎都染上了“波兰病”,这种消费信贷+金融开放+官资私有化的套路如同瘟疫一般蔓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近乎癫狂的舔美阶层与争宠大戏,为的就是在上述波兰牛痘接种后能马上获得高附加值与技术含量的产业资本承接,进而形成某种有限的半内生增长,凡是进入这种状态的经济体,好像都可以算作“发达国家”,都进入了“美酒与牛奶、蜂蜜流得遍地都是的天堂”。为了争宠,他们会不遗余力的为美国恶心其对手,总而言之,无所不用其极的去巴结、讨好美国及其一级殖民地(如欧日),换得一个成为二级殖民地的机会,甚至还希望成为一级殖民地,这就是第三/世界的丑态众生相。
不过,西方并不希望出现如此多的“韩国”或者“波兰”,所以大部分国家都在“反思”,想想自己为什么不行,不能(巴结到美西方的好产业)。在丧失金融主权、不追求低度依赖国际资本市场的内部资本积累池的背景下,为了达到某种程度的内生,他们只能这么做,这就是一种经济意识形态,而且是根深蒂固的,因为对于非洲来说这种东西存在了50-100年,而对拉丁美洲来说,这种东西存在了150乃至200年,看看某岛的分离分子,用了不到30年,就成功洗脑了大多数居民,所以这些30的多少倍,你就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