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军跨过长江后,立即攻克了南方各重要省份和城市,福建省大部分城市也已被解放,只剩下厦门被我军三面合围。
此时,厦门被解放指日可待。考虑到厦门的重要地位,南洋华侨总会会长陈嘉庚向中央提议:选一个华侨担任厦门市长。
毛主席经过慎重考虑后,说道:“把那个会打仗的县长找来。”
毛主席说的是谁?他又为何会推荐这个人呢?
淮海战役前夕
1948年,济南战役结束后,华北与华东解放区顺利连成一片,华野决定全部南下,协同中野进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
于是华野总指挥粟裕策划了淮海战役计划。
他决定,以国民党在北方的指挥中心徐州为起点发起进攻,然后再分别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逐渐延伸,扩大解放区。
中央领导们看到粟裕的电报后,先是赞同了他的大致计划,之后又提出一点意见,就是在攻打徐州之前,先将黄百韬的兵团消灭。
此时,国民党的嫡系部队中,实力最雄厚的就是黄百韬兵团了。若是我军攻打徐州,老蒋一定会调黄百韬过来支援。
若是黄百韬兵团与其他国民党军队会合,形成一股强力,我军打起来将会很艰难。
其实按照毛主席的意思,我军还是应该秉持最基本的原则:集中兵力优势,歼敌一部。
黄百韬兵团一旦被消灭,剩下的敌人必定会呈溃散之势,我军也能慢慢消灭了。
粟裕也同意了中央的建议。此时的黄百韬还驻守在固若金汤的新安镇中,粟裕决定先将其调动出来,然后再出其不意,打他个措手不及。
之后,他佯装攻打徐州,扰乱敌人的判断。
济南战役后,老蒋本就紧盯着我军的下一步动作,他心中也有预感,我军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徐州。
粟裕的一番“虚张声势”更是让他焦虑不已。为了阻止我军南下,挽回败局,老蒋急电各地国民党军队,让他们立即前往徐州,协同作战。
这其中就包括黄百韬兵团。
国民党有动作后,华野也紧锣密鼓地部署起作战计划。
为了彻底消灭黄百韬,阻断他所有后路,粟裕调集重兵埋伏在各个关卡。
时任十一纵队副参谋长的梁灵光,也被派到运河车站阻击敌人。运河车站地理位置重要,那里是黄百韬部队西撤的唯一通道。
到时黄百韬一定不遗余力地攻打运河车站,粟裕命令梁灵光,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运河车站。
梁灵光带兵经过那里时,正好与敌人大部队相遇,双方立即展开了激烈的交火。
敌人的攻势很猛,为了战胜我军,他们甚至出动了野马式战斗机。
一发发炮弹朝着我军轮番轰炸,致使我军营地成为了一片火海,前线部队也受到了严重伤亡。
梁灵光心中焦躁不已,战地四周都是平原,其他部队根本没办法上去支援,只能眼睁睁看着前线的战友们一个个牺牲。
随着战斗越来越激烈,敌人一发炮弹落下,突然切断了前线部队与指挥部的联系。
梁灵光心一沉,再这样下去,前线部队将孤立无援,行动也将不受指挥。
经过一番思考后,梁灵光决定亲自带人上阵地,这样一来,既能支援,又能临阵指挥。
但其他干部认为太危险,让梁灵光慎重考虑。
梁灵光心意已决,他告诫众人,若是他牺牲了,那就让团长上,团长都牺牲了那就让营长上,总之,他们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之后,他便带着一支敢死队来到阵地。此时战斗已进行到高潮,我军的阵地上已经布满了战士们的尸体和弹壳,几乎没有可以下脚的地方。
梁灵光不顾众人劝阻,直接来到阵地前沿,亲自指挥作战。
原本作战部队与指挥部失去联系时,大家都有些惊慌。如今见到首长亲自过来,战士们像是吃了一剂定心丸,又恢复了之前的勇猛与无畏。
之后,在梁灵光的指挥下,战士们击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
但敌人也有些不死不休的架势,他们拿出全部实力,只为拿下运河车站。
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敌军还是没有撤退的意思。他们仍出动了24架飞机,不断在空中投射照明弹,只为让黑夜如同白昼,让他们继续作战。
之后,他们更是派来四架先进轰炸机,配合步兵与炮兵对我军进行连续进攻。
但我军依旧不畏不惧,一直坚守在阵地上。其他部队也冒着生命危险赶到阵地支援。
战斗到最后时,整个部队只剩下50个人。梁灵光此时也身受重伤,但他依然坚持守在最危险的地方,与战士们并肩作战。
经过两日的激战后,敌军终于再没能力与我军对抗,只能灰溜溜退到碾庄。
梁灵光此次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粟裕亲自发来电报表示嘉奖。
就在众人以为终于能松一口气时,又一个紧急任务到来了。
艰苦奋战
黄百韬兵团被赶到碾庄后,华野立即对他展开了合围。老蒋收到消息后,心急如焚,他立即调集重兵营救黄百韬。
从徐州东面过来支援的是邱清泉与李弥两个兵团,梁灵光就被派到徐州东面打援。
当时老蒋对邱、李兵团下了死命令,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救出黄百韬。
这也就意味着梁灵光部队必定会经历一场恶战。
任务艰巨,在众人行动之前,粟裕亲自找到梁灵光嘱咐道:“这次战斗就是一场夹生饭,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吞下去。”
“按照目前的形势,我们要嘴里吃一个黄维兵团,手里夹一个杜聿明兵团,眼睛看着邱清泉和李弥,绝对不能让他们有与黄百韬会合的机会。”
“而你们部队的任务是最艰难的,需要同时面对两个兵团,希望你们能拿出最大的努力,赢得这场战斗。”
梁灵光坚定道:“请首长放心,即使最后全军覆灭,我们也得给敌人扒一层皮下来。”
任务紧急,我军必须与敌人争分夺秒。梁灵光带着战士们昼夜不休地赶路、战斗。
敌机为了阻碍我军行动,不间断地对我军发起轰炸。
即便如此,战士们一刻也没有停留,有的人甚至将战斗机架在前面的战友身上,一边赶路,一边对空还击。
经过三天三夜的奔波,众人终于到达徐州以东的山区,梁灵光立即指挥众人修筑工事。
但这里全是山头,根本挖不动,战士们只好又担任搬石工,一趟趟地来回抬石头。
这种简易工事根本维持不了多久,但现在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不久后,敌人部队便到了,他们在飞机、重炮以及坦克的掩护下,开始不断向我军阵地进攻。
战士们死死支撑,半步都没有退让。
敌人此次的进攻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猛烈,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他们都没有要停歇的迹象,大有与我军同归于尽的架势。
敌人的援军和补给源源不断地跟上来,而我军物资紧缺,粮食吃完后,战士们只能饿着肚子与敌人对战。
为了鼓舞士气,梁灵光再次来到前沿,和战士们共进退。炮弹直接在他脚边炸开,他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战士们受到鼓励,作战也更加勇猛起来。所幸,在我军的苦苦坚守下,敌人并未突破我军的防线。
虽然当时邱清泉与李弥距离碾庄只有一步之遥,但在我军的奋力阻击下,他们未能前进半分。
到最后,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黄百韬兵团被我军全歼。
这一仗打得异常惨烈,其中损失最重的就数梁灵光部队了。梁灵光与战士们在恶劣环境、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完成了战斗任务,为部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毛主席在看完华野的战斗总结后,也不禁夸赞道:“这个梁灵光,我听说过他,非常能打,以后一定要好好重用!”
“会打仗的县长”
1949年,解放战争接近尾声,厦门解放也指日可待。
厦门是重要的通商口岸,不仅有许多海外人士居住于此,还是有名的“华侨之乡”。
在解放军攻打厦门之前,海外华侨代表陈嘉庚便向中央传达了群众的意见:可否在厦门解放后,派一个闽南人,最好是华侨担任厦门市长?
毛主席非常重视人民的声音,他想了想后说道:‘那个会打仗的县长在哪?我看让他担任厦门市长就很合适。”
毛主席所说的这个人正是梁灵光。
自从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便重点考察了功绩卓著的几位将领,其中,他重点了解了梁灵光。
梁灵光出生于福建的一个华侨家庭,曾到马来西亚生活过一段时间。国内战乱四起后,他毅然选择回国,投身革命。
抗日战争开始后,他来到苏中敌后区带领群众开展了艰苦的“反清乡”斗争。
在24岁时,他因战功卓著,被人民选为南通县县长。在这段时期,他率领南通新四军一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
后来他还击杀了日军高级长官山本大佐,组织大小战斗五百多次,击杀日军两千多人,还为部队缴获了第一艘汽艇。
南通的百姓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英雄县长”。
解放战争开始后,他便一直跟随粟裕从华中一直作战到华东,从七战七捷打到淮海战役,无论多硬的仗,他总是能顺利完成。
毛主席非常欣赏他身上的韧劲儿,以及他在国难之际毅然选择回国的爱国精神。
在毛主席的推荐下,梁灵光被任命为厦门市市长。
在此后的人生中,他又继续坚守在了自己的岗位上,并一直心系百姓,为国家的建设事业辛勤耕耘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