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都脸谱】
6个国家级戏剧类非遗项目之一
——“百戏之祖”目连戏
濮阳是“中国戏曲之乡”,也是中原地区著名的“戏窝子”,仅稀有剧种便有21个,其中国家级戏剧类非遗项目6个、省级戏剧类非遗项目14个、市级戏剧类非遗项目27个。就剧种、剧团及从业人数而言,濮阳至今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是河南原生态地方稀有剧种核心区。
保护濮阳的稀有剧种等于保护一部“中国戏剧史”。为更好地传播弘扬濮阳戏曲文化,“濮阳发布”特地设置《龙都脸谱》专栏,为广大戏迷朋友们逐一盘点“戏窝子”濮阳令人惊艳的稀有剧种,让这些美轮美奂的“濮阳独唱”轮番亮相!
首期介绍的是濮阳“戏窝子”的“窝底”,被誉为“百戏之祖”“中国戏剧活化石”,世称深藏在民间的“鬼戏”——目连戏。
生、旦、净、末、丑五行俱全,集戏曲、杂技、武术、焰火、魔术于一身,服装、道具、化妆等均有独特之处,表演粗犷原始、泼辣劲烈,极具地方风格特色的目连戏每场都是一出足足的吸睛好戏。半面涂青半面涂红的目连戏阎王专用阴阳脸一亮相,《五鬼拿刘氏》的经典片段一开演,再时不时上演些锯解、磨研、喷火等带彩特技,更是赚满了掌声和喝彩。
目连戏因主要扮演目连救母的故事而得名,是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戏曲演出,演化于佛门弟子目连僧人冥间救母的故事,以“目连之母蒙冤被打入地狱经受种种磨难,目连不避艰险遍游地狱求佛救母”为主要情节,共有十四场戏,分《五鬼闹判》《五鬼拿刘氏》《目连僧救母》三大部,可连演7个夜晚。最精彩的一折要数《五鬼拿刘氏》,头四个层次为单鬼拿,最后众鬼群拿,路数不同而各具特色。
目连戏是中国最古老、最原始的戏曲稀有剧种,是目前有据可考的第一个戏曲剧目,也是佛教与中国戏曲结合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剧之一,集儒、释、道思想为一体,为研究中国戏曲史、文学史,民俗文化、佛教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堪称“中国戏剧活化石”,还被誉为“中国百戏之祖”。中国著名戏曲研究专家郭汉城说,把目连戏在历史上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中国戏曲史将要重写。
目连戏最早形成于北宋时期的都城开封,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曾记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观者倍增”。由印度佛经故事而来,经敦煌变文、宋元杂剧、明清传奇,由民间而宫廷再至民间,目连戏在中国的大舞台上迤逦上千年,是渗透各大剧种的民间“大戏”,也是保存了世界上最为完整、规模最为宏大的宗教祭祀剧,更是一场充满原始想象力与生命力的“民间狂欢嘉年华”。
因历史演变,起源于北宋开封的目连戏甚至在中原几近消失,1986年在全省民间舞蹈普查活动中,又意外地发现了它还鲜活地生存在河南的民间,豫北南乐县民间演出的《目连戏》,就是北宋杂剧《目连救母》的遗响。
因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等原因,传到南乐县的这一古老的剧种得以保留下来。并且,南乐县民间赛社式的“目连戏”演出,无论就其粗犷、古朴的风格,以及表演程序、体制的安排来看,比之外省已登上舞台的目连戏演出,则很可能还更加接近北宋杂剧的原始风貌。
南乐县目连戏,出于佛经,源于北宋杂剧,是流行于河南省南乐县民间的一个口述本,就其情节和思想内容及主要人物,与唐代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在清代、民国时期主要分布在南乐县的张浮丘、前郭村、韩张、佛善村、五花营、蔡村、后陈家、睢庄、北坟、五楼、城关北街等村庄,现属前郭村最负盛名。
南乐县目连戏,以民间杂耍为主,综合戏曲、武术、魔术于一体,在演出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角色体系,动作粗犷夸张,既别于戏剧,又别于舞蹈。由于深藏民间,至今仍保留粗犷、原始的本来面目,因脸谱主要是鬼妖脸的形状,也经常被称为“鬼戏”。每当演出前,演员都要“踩街”,到村头祭神,以示征得天神同意,然后才能登场演出。
千百年来,在长期封闭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无数艺人的锤炼,南乐目连戏发展趋向于淳朴的民间娱乐性质,并打上了区域文化的烙印,体现了南乐民间文化在历史演变中民众所具有的积极乐观的品格和精神审美,以其博大纷繁的戏剧形式、情景交融的演出场景、观演互动的演出效果,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盛演不衰。
南乐目连戏其文化蕴含博大厚重,又有实物佐证,在宗教史、历史学、戏剧史、民俗学、艺术史等研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5月20日,南乐县申报的“目连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一期
我们将介绍拥有
1000多年的历史、300多个唱腔曲牌
素有“大弦戏唱三天,小笛子还往耳朵里钻”
等美誉的古老曲牌剧种
——“大弦戏”
一起听听千年前的古人们是怎么唱曲儿的!
记者 刘阳
协办单位: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市非遗保护协会
来源:濮阳发布公众号
编辑:武晶晶
初审:宋冬冬
终审:王同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