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

北京|蜂巢剧场

2024.11.13-11.24

半价特惠

黄湘丽演绎热烈而孤独的心灵独角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蜂巢剧场上演独角戏的剧目时偶尔会在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观众的提问:

为什么这么喜欢用独角戏这种表达形式呢?

我们本能反应出的答案似乎是:

这可是茨威格啊!还有什么比独角戏的形式更能与茨威格相配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茨威格似乎总是在书写一个个孤独的个体在生命的舞台上独自起舞。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下,主人公的全部情感、思想、意识于无意识全部缓缓在观者眼前倾泻开来。

正因独角戏具有非写实性和高度假定性,这使得客观的外在在舞台上被驱逐,只聚焦于个体内部的精神世界。在独角戏演员调动起全部身体机能的演绎之下反而凸显了情感的真实。

可能没有人比独角戏的演员更懂得什么叫做“演员是当众孤独的职业”了。在这里,演员必须以自己为对手,让自己成为舞台上唯一的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孤独”魔咒中的魅力

德国文学理论家斯从狄在论著《现代戏剧理论》中曾提出戏剧在现代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现代性的滋长,亚里士多德式的经典戏剧的创作基本概念遭到了破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茨威格这般格外注重塑造“叙事性的自我”的现代作家粉墨登场了,而独角戏作为最与之适配的演出形式也逐渐流行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不再具有绝对性了。

正如在茨威格的笔下,时空间不再是客观的外在环境,而是主观心灵的派生物,随着主人公的回忆而层层叠叠自由地铺陈开来。

“我只想向您叙述我生活中绝无仅有的一天——其余一切我都觉得毫无意义。”

当下被消解了,因为具体的当下在故事中不再重要。人是时空间的综合体,生命不过是记忆拼凑出的版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际关系不再具有绝对性了。

戏剧的矛盾从人际间的矛盾转向自我心灵的矛盾,戏剧的高潮从客观真相的发现、曝露转向了主体心灵情感最深受撼动的瞬间。

曾几何时,对白支配着故事的发展,间际氛围作为唯一的戏剧空间主宰着故事的呈现。如今,主客体的逐渐分立使得个体间的交流与互动呈现出迷雾状的不可知状态。因此,呓语式的独白却常常贯穿文本的始末,这使得角色的心流直接在观者眼前流淌。

人心成为了最剔透的存在,也同时成为最难解的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件也不再绝对了。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归根结底是一个“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故事。

赌徒回到了只得一朝酣畅哪管明日如何的纸醉金迷中去了,C女士什么也没有得到更什么也没有失去。从客观结果上来说,这一场为期24小时的邂逅并未改变他们既定的人生进程分毫,但却在心灵上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印记。事件在客观叙事上的落点无限被消解了,但在意义上的落点却因此变得多义而历久弥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寻昨日世界……

茨威格终其一生其实都在给各式各样的人物写作传记。起初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们,经过头脑中的文学性加工在笔下形成小说,向纵深处剖析她们的生命历程。后来是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他逐渐开始用传记的方式写作。他一生中最后的写作落点是一本自传——《昨日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完成这部自传后他在寓所内与第二任妻子服毒自杀。

在《昨日的世界》中,他以自己为中心,在流动的往昔回忆间展现了那个他曾经生活过的世界与时代。事实上,他一生的创作都在通过开掘“回忆”,去触摸一个已经消逝的时代的脉搏昨日的世界”是他笔下所有人物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也是值得一生为之沉沦的温柔旧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昔日黄金时代如今遭遇颠覆性的毁灭,茨威格清醒地意识到:“在我们的今天和我们的昨天与前天之间的一切桥梁都已拆毁。”

C女士在虚无中踏向一场自我救赎的幻梦,那是她的“昨日世界”。但是幻梦与真实间终缺少桥梁,幻梦背后的那个既虚伪又冰冷的现实世界自始至终将她驱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往昔不可追,而未来不可达。在彻底的幻梦与完全的清醒之间存在着一片文明的流放地,茨威格笔下的人物与他本人或许多居于此。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蜂巢剧场

2024.11.1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