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11期 总第810期
戏曲与电影的新融合和新创造
——看广东汉剧电影《金莲》
文/季国平
李仙花领衔主演的广东汉剧电影《金莲》给了我很大的惊喜。舞台版《金莲》创作已逾10年,当年我曾参与过剧本的讨论,见证了其从剧本搬上舞台的重要时刻,对李仙花饰演的潘金莲形象是那么的熟悉。无论是李仙花还是已故导演王向明,当年为了该剧的创作,用“呕心沥血”来形容并不夸张。而电影版《金莲》给了我“既熟悉又陌生”之感,让我看到了更完整的故事,更明快的节奏,更精致的画面,更细腻的表演,更动人的形象,看到了戏曲与电影的巧妙融合和艺术创新,也看到了优秀戏曲剧目插上现代影视艺术的翅膀,必将飞得更高,传得更广,有利于优秀剧目的流传和普及,以吸引更多的观众爱上李仙花,爱上广东汉剧,爱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将广东汉剧《金莲》搬上屏幕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实况录制”,而是一次新的挑战和新的创造。尽管李仙花还是那个李仙花,但从舞台版潘金莲到电影版潘金莲,我看到了李仙花和潘金莲形象演绎中的同中有异,异中出新,新中见美,美不胜收,可以说是潘金莲屏幕形象一次完美的再创作。对戏曲演员来说,拍摄电影遇到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从几十年跌打滚爬的戏曲舞台,到新颖陌生的影棚天地,从戏曲表演的艺术夸张、身段形体的虚拟写意,到电影镜头前写实与写意表演尺度的合理把握,需要戏曲化表达又要自然生动、收放自如,对戏曲演员也并非易事。李仙花此前已经拍摄过汉剧电影《白门柳》,积累了从戏曲到电影的创作经验,面对镜头时的信心满满和挥洒自如,确保了电影《金莲》表演的成功和精彩。
汉剧电影《金莲》
观看电影版《金莲》中李仙花的表演,如果仅用一个字来概括我的感受的话,那就是怎一个“美”字了得——画面形象美、声腔艺术美、表演传神美。在李仙花的精彩演绎下,美丽与丑恶、屡遭欺辱与大胆追求集于一身的潘金莲,成为悲剧时代悲剧女性的一个典型,栩栩如生地呈现于屏幕,引起了观众的几分同情,也引发了他们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入思考。其实,面对镜头的表演比起舞台可能难度更大,特别是近镜头、特写镜头的运用,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对于表演具有放大效应,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演比起舞台来必须更精准、更细腻。
电影《金莲》还给了我比看舞台剧更大的视听冲击,让我对李仙花堪称出神入化的表演有了新的认知。李仙花从事汉剧艺术50年,我与她相识的20多年,恰是她汉剧艺术最为精彩的高光时刻。她是当代广东汉剧的领军人物,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对汉剧艺术的那种执着、痴迷,非常人所能比。她一直不满足于已有成就,总想不断地超越自己,喜爱有挑战性、复杂性、有“嚼劲”的角色。纵观她的系列原创汉剧剧目和主演的形象,《蝴蝶梦》庄周妻的形象,《白门柳》《章台青柳》柳如是的形象,《金莲》潘金莲的形象,无一不是中国古代颇具争议、极富挑战的女性形象,无一不是挑战和创新的艺术结晶。如潘金莲的形象在许多剧种中都有所演绎,但汉剧《金莲》的潘金莲更复杂,对武松的爱情憧憬幻灭之后主动求死,改变了以往的被动而亡,具有了灵魂自我救赎的意义。而潘金莲性格和命运变化的微妙过程都被李仙花演绎得惟妙惟肖。李仙花喜欢挑战角色,其实是在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攀登当代汉剧艺术新高峰。永不满足,一路向前,挑战和创造是她艺术生命的主旋律。
汉剧电影《金莲》
就《金莲》而言,李仙花与潘金莲是两个时代的不同女性,命运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我却看到了她们之间又有着某种深刻的关联,即潘金莲不甘于向命运低头,就像李仙花不甘于已有的成就,对汉剧艺术大胆追求和不断创新。其实,李仙花的求索和创新精神是由来已久的。在我的记忆中,最早看李仙花的戏是在1997年10月的广州第5届中国戏剧节上,当时我还在中国文联工作。仙花主演的《蝴蝶梦》“化腐朽为神奇”,十分引人注目。剧中她一人分饰扇坟少妇和庄妻田氏两个性格反差很大的角色,兼容了青衣、花旦、刺杀旦等不同行当的表演,善于将行当技巧融入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之中。当年的李仙花还很年轻,《蝴蝶梦》的成功充分显现了她的艺术潜力和创造能力。我到中国戏剧家协会后,因为戏剧工作和剧目创作的原因,与仙花有了更多的交往,对她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李仙花是一个永远都闲不下来的人,是一个做事有着坚忍毅力和非常较真的人,更是一个酷爱学习、善于总结、独立思考、有艺术理想和执着追求的人。近10年来,组织上调任她到广东省文联工作,虽然离开了梅州,但她仍坚守汉剧舞台,除坚持创作,还亲授学生。《金莲》中李瓶儿的扮演者黄丽华、春梅的扮演者廖雅鸣,都是她的亲传弟子。
汉剧电影《金莲》
汉剧电影《金莲》的新融合和新创造,也让我对导演王一岩女士肃然起敬。这是一位杰出的女导演,同是女性,她对李仙花及其饰演潘金莲形象的理解似乎比男导演更深刻。据悉,为了探求从戏曲到电影的融合和转化,导演做了精心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创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文本的调整。在原舞台汉剧本的基础上,改编调整为38个场次的导演台本,将舞台版受换场限制被一笔带过的情节“捡回来”,并借助闪回、蒙太奇等手法,穿插潘金莲的身世、情感前史等,提高了故事的完整度。二是剧影的融合。在电影《金莲》的拍摄过程中,导演着重把握好戏曲艺术的特点、人物形象的表演、汉剧剧种的特色等问题,努力实现电影、戏曲、文学的融合,生活与艺术的融合,实景与程式的融合,情节叙事与情感渲染的融合,尤其是借助丰富的电影镜头语言,浓墨重彩地演绎潘金莲性格和命运变化的全过程,展示潘金莲形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强化潘金莲命运的悲剧性效果,引发观众对人性善恶、灵魂救赎和妇女命运的当代思考。
汉剧电影《金莲》
多年来,戏曲电影也是创作和理论探讨的热门话题。戏曲艺术追求写意美学,有着“真人秀”“现场感”“互动性”的优势,但也限制了戏曲在更大范围的传播。戏曲电影的摄制不仅解放演员、批量复制,便于普及和商业传播,而且借助电影艺术的优势和镜头语言,让剧情更完整、转场更灵活、情节更明快,突出形象,强化情感和视听效果。从2011年开始,我在中国剧协组织实施中国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最早投拍的一部是戏曲大家裴艳玲领衔主演的京剧电影《响九霄》,由丁荫楠执导。丁导不仅是当代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还是超级京剧戏迷。因为是京剧电影的拍摄,丁导提出了京剧表演与国画背景相融合的理念,即在片场拍摄全剧演出,另请画家以国画形式摹画该剧的故事场景,用“抠像”的办法,在后期制作中将京剧表演与国画场景合成,从而完成京剧表演与写意场景的融合。拍摄前期,丁导专门请助手绘制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分镜头剧本,宛如一本生动形象的《响九霄》素描连环画。2013年,时值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30年,我们组织了一次已经拍摄完成的《傅山进京》(晋剧)、《木兰传奇》(龙江剧)、《兰梅记》(京剧)、《野猪林》(京剧)、《董生与李氏》(梨园戏)等8部戏曲电影的展映。参与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拍摄的导演除丁荫楠,还有冯小宁、尹大为、肖朗、张峰、朱赵伟等,风格各异,各显神通,为戏曲电影的拍摄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对戏曲优秀剧目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中国剧协与中国电影家协会还联合召开了戏曲电影拍摄研讨会,探讨舞台与屏幕、写实与写意、传统与现代、剧场与影院等如何融合、如何超越。显然,汉剧电影《金莲》的成功为探索戏曲与电影的新融合、新创造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作者系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原分党组书记,研究员)
《中国戏剧》杂志订阅:
国内统一刊号:CN11-1767/J,邮发代号:2—3,国外代码:M30。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向编辑部订阅。
责任编辑 郑少华
设计制作 尹明钰
主管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中国戏剧家协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