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在这个住房紧张的时代,山东一位大叔带着一家12口搬进了炮楼!

这震惊了很多人,要知道炮楼密不透风,没电没水,完全不适合人类居住。

要说改造,这个炮楼墙上最厚的地方有72厘米,连子弹都射不穿!根本没有办法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叔叔不相信邪恶,只是带着家人在里面住了58年!

1938年,抗日战争如火如荼,日军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修建了炮楼。

这座炮楼是用大量的花岗岩建造的,墙体平均厚度达到60厘米!

这在当时是我军头疼的问题。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战争时代的产物,竟然在新中国成立后幸存下来,成为历史的遗留物。

1962年,孙从孝带着一家12口人住进了这座废弃的炮楼。

别说了,这不是他们家的主动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前,他们一家住在一个20多平方米的小宿舍里,生活被称为捉襟见肘。

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这个小宿舍越来越不能住了。

孙从孝的父亲看到这样下去不是一件事,就去单位求助,看看能不能给新住处。

单位一听说他们家住了12个人,就吓了一跳。这么大的家庭住在哪里?

领导们一想到废弃的炮楼,就决定把它分配给孙家。

当时,孙从孝的父亲听说他被分配到一所新房子里。他很高兴,嘴巴闭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当他带着一个老小兴冲冲地来到炮楼时,笑容僵在脸上。

这座灰色的炮楼,真的能住人吗?

但是没有办法,对于这个12口之家来说,有个地方住在每个人身上并不容易。

就这样,孙从孝一家带着惊喜和无奈的复杂心情,搬进了这个特别的新家。

刚住进去的时候,一家人真的有点不舒服。

炮楼阴郁,到处都是厚重的墙壁和狭窄的窗户,一点也不像个家。

孙从孝的母亲站在屋里四处打量,嘴里还嘟囔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叫什么房子啊,连像样的窗户都没有,也不知道透不透气。”

孙从孝的爷爷是个乐观主义者,安慰大家说:“有个地方住就好了,再说,这面墙这么厚,冬天保暖!”

就这样,在爷爷乐观态度的感染下,孙家开始了炮楼的新生活。

本来以为有宽敞的住处就万事大吉,没想到,这个炮楼根本不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啊!

房子里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地面,走路磕磕绊绊,更别说那些妨碍事情的铁栅栏了,晚上上厕所要绕半天。

孙从孝的父亲再也受不了了了。他只是带着几个儿子卷起袖子,开始填地,拆除栅栏。

忙了几天,终于把房子打扫得像个样子。

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分配房间。炮楼空间不小,但不能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家决定把一楼改成厨房,二楼和三楼作为卧室。这样,每个人都有地方睡觉。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新的问题又来了。

炮楼的墙又厚又密,隔热效果特别好。夏天,房子像蒸笼一样闷。

冬天,房子和冰窖一样冷,大家都冻得瑟瑟发抖。

孙从孝的母亲一看,这样不行啊,年轻人就算了,哪里能让老人和孩子跟着受苦呢?

她灵机一动,带着全家人把铺盖卷都搬到了三楼的望台上。

白天,太阳晒得望台暖暖的,晚上,大家围在一起烧炭取暖,这终于可以抵御寒冷了。

然而,新的隐患又出现了。由于炮楼封闭性好,烧炭产生的一氧化碳难以散出,房间越来越闷。

有一次,孙从孝的奶奶差点晕倒,吓坏了全家人。直到那时,我们才意识到在封闭的空间里烧炭取暖是多么危险。

从那以后,孙家想出了各种办法来改善炮楼的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