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赠诗于父,离开家乡去往省城长沙

1911年春,经东山高等小学的老师推荐,毛泽东第一次来到省城长沙,考入驻省湘乡中学。

临行前,他改写了日本友人的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表明他与父亲给他安排的那种经商赚钱的重利盘剥道路的最终决裂。诗写道: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一原作诗篇,引起了毛泽东的强烈共鸣,只是为了适合自己的情况,稍加改动,将原诗的“男儿”改成“孩儿”,“学不成名死不还”的“死”字改为“誓”字,其他未作变动。

毛顺生(毛泽东的父亲)发观了这首诗,他惊讶不已,并将此事告诉了文家。这样,毛泽东改写的赠父诗得以留传。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外祖家在上交革命文物时,毛泽东的表兄文运昌拿出一本秘密珍藏的毛泽东读过的书,书里夹着一张纸包着的毛泽东与亲人们的合影,纸上留着毛泽东的手迹,正是这首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故居

据初步查证,原诗为日人西乡隆盛所作。他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活动家。青年时代砺志好学,习文练武,具有远大抱负。明治维新时期主张改革,是尊王倒幕派的主要代表者。他写的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诗歌,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我国一些改良派括动家鼓吹学习日本,变法维新,派出大批留日学生,回国后创办刊物,兴办学堂,介绍日本明治维新及其代表人物,大力宣扬改良主义的潮流而传入中国的。

赠父诗虽然属于改写,但也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励志好学,胸怀救国救民伟大抱负的坚强精神。这在当时那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作为一个刚刚跨入青年时期的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毛泽东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来到了长沙。在驻省湘乡中学,他一边刻苦学习,一边仍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社会动态。

在这里,他第一次看到了报纸———《民立报》。 从此,读报成了毛泽东终生的爱好。《民立报》是著名的同盟会会员宋教仁,于右任主编的。从这份报纸上,毛泽东了解到他来长沙后不久,4月27日在广州由黄兴领导的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的消息,读到了这次起义中英勇殉难的七十二烈士的事迹。从这份报纸上,他还知道了孙中山这个人和同盟会的纲领,便开始拥护孙中山等革命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盟会

1911年5月,清政府颁布了“铁路国有“的政策,强夺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改为官办,并把筑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换取帝国主义的借款。这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保路风潮首先从湖南掀起,四川、湖北、广东也都立即发动了保路运动。毛泽东和同学们一起投入了这场斗争。他们倡议和另一同学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还强制十几个人也剪掉了辫子,用此来表示对清王朝的不满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初期人们剪辫子

毛泽东第一次发表自己的政治意见

毛泽东到长沙时正值武昌起义前夕,同盟会及其他革命团体发动的武装起义,已经多达十余次。一天,毛泽东从《民立报》上看到了一则惊人的消息:1911年4月27日(旧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成员黄兴,在广州发动了反清武装起义,有不少革命党人英勇殉难,黄兴也负了伤。起义失败后,广州市民收殓了72位烈士的遗体,安葬在黄花岗,这就是有名的“黄花岗之役”。革命党人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毛泽东;清政府的残酷镇压,使他无比愤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花岗之役

激烈的斗争局势,使毛泽东对政治更加关切。这时候,他得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的纲领。这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的基本目标是:”驱除鞑虏(按:指清朝王室),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不仅明确地提出要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而且要铲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比当时简单的反满复汉思想和主张君主立宪的改良主义,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毛泽东仔细地研究了这个纲领后,敏锐地感到国家正处在革命的前夜,异常兴奋,他奋笔疾书,写了一篇充满战斗激情的文章,贴在湘乡驻省中学堂的墙壁上,第一次发表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在这篇文章里,他表达了对祖国兴亡的深切关心,痛斥了清王朝统治的黑暗和残暴,并且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推翻腐朽透顶的清王朝,组织新政府,立即把孙中山从日本召回来任政府总统,康有为做内阁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文章贴出去以后,立即在全校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热血青年受到鼓舞,反清情绪急剧高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辛亥革命

这时的毛泽东,虽然并不十分明了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和孙中山的主张的区别,还没有放弃对康、梁的敬仰,只是认为讲维新、干革命的人们,应该联合、团结起来,共同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独裁。但是,他把孙中山列在理想中的新政府的第一位,多少可以说明,在他的心目中,康、梁的地位已经开始下降了。就这样。17岁的毛泽东,迅速地由一个不反对帝制的人,转变成为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了。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文化基因、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