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历史上,很多将领在20岁左右就身居军中要职,年纪轻轻却有勇有谋,令人敬佩。
其中,李天佑是被彭德怀等老帅盖过章的“娃娃师长”,他15岁参加红七军,16岁当连长,19岁当团长,20岁当师长,走长征路,北上打鬼子,与国民党激战于解放战争,威名赫赫。
抗美援朝中,三十八军在梁兴初的带领下赴朝作战,赢得“万岁军”的美名,殊不知,这支军队的首任军长,正是李天佑。
记得《亮剑》里,李云龙曾说过一句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支军队,最初交到谁的手上,可以调教成什么样子,取决于那位将领敢不敢打仗,会不会打仗。
彭德怀因三十八军的战功,直呼:“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这句呼喊中,多多少少凝聚着李天佑曾经的练兵心血。
李天佑将军来自广西桂林临桂六塘圩高坡寨,出生于小手工业者家庭。
同为广西老乡,同为上将的韦国清,是壮族人,但李天佑是地地道道的汉族。
广西省虽以壮族为主,但内部也居住着其他民族,比如汉、瑶、回、苗、侗等。
李家家境不好,父母养育了五个孩子,李天佑在家排行老三。
他是不幸的,童年饱受欺凌,只读过两年的私塾,就被迫出来讨生计,跟着父母赶圩卖柴卖席卖竹器;
他又是幸运的,姐弟一个个地被送养,自己却躲过了被卖掉的命运,还入了一家米粉店当学徒。
他参军,一部分原因是社会巨变下无可奈何的选择,另一部分原因是自身性格使然。
穷人家的孩子脾气都倔,胆子也大。
李天佑年幼时天天挑着竹席出去卖,归途中碰到过野猪,仍毫无惧色。
将军晚年时回忆起小时候的经历,放言称:“别说是野猪,就是遇到老虎狮子也不能退、也得打。”
1928年,14岁的李天佑不愿再被剥削,故选择辞别父母,报国参军。
那时,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地方军阀控制广西全境多时,其势力被史学界称为“新桂系”。
这支部队在省内大肆征兵,抓了很多壮丁,扩充势力,还并入了国民革命军,参加过北伐战争,成为了日后,红军的劲敌。
不过,李天佑没有成为李宗仁、白崇禧的兵,而是报名参加了北伐军著名将领李明瑞的部队。
他从最基础的勤务兵当起,给自己的军旅生涯开了一个好头。
他能吃苦,作战勇敢,没过多久就升为了上等兵,后又被送到由中共党员张云逸领导创办的南宁教导总队当了学兵。
在以张云逸为首的共产党人的启发下,李天佑对党组织心驰神往,渴望跟着党,摆脱困苦,为人民谋得福利。
他的想法,与李明瑞不谋而合。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共产党在威逼下退出北伐,但战争没有停止。
深明大义的李明瑞很清楚,蒋介石走了旧军阀的老路,于是决定起兵反蒋。
1929年9月,李明瑞率部起义,以失败告终,队伍里部分人员选择追随老蒋,另一部分人(包括李天佑),跟着李明瑞投共。
被共产党吸纳为党员后,李天佑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投身百色起义,拉开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帷幕。
别看他年纪小,但却智勇双全。
打仗了,他带头冲锋陷阵;扩红了,他大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分地了,他替农民兄弟打心眼里高兴。
贵州榕江城战斗捷报频传,李天佑功不可没,张云逸说他,打仗凶,广西军阀要完蛋,便是对他的最大褒奖。
他隶属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直罗镇战役和西征作战。
血战湘江时,是他带领着红5师担任军团前卫,在广西灌阳新圩抗击国民党两个师,激战3昼夜,成功掩护中央机关纵队安全渡过了湘江。
三个昼夜,他与战士饿了便啃生米、红薯;渴了,便舀田水喝。
类似于此的作战决心,在攻占娄山关、袭取遵义城、四渡赤水、飞越大渡河以及平型关大捷、四战四平等他参与过的著名战役里,其实不难发现。
也正因这份决心,最初,上级和战友称呼他为“李大胆”,后来,又称他为“小老虎”。
20余年的滚滚硝烟里,李天佑四次身负重伤,险些丧命。
1930年2月,红七军与敌在隆安遭遇,李天佑脚板被子弹击穿。
伤势刚刚有所好转,他又参加了攻打格江县城的战斗,领到了突破城防的任务,不幸腿部中弹。同年6月,他随部袭击百色,再次脚板受伤。
最严重的一次,要数1932年。
当时,李天佑奉命攻打赣州,带着70多名战士冲上城墙,却连中三弹倒地。
战士们连忙叫喊他,没有反应。
看着怎么都止不住的鲜血,大家误以为他就快要牺牲了。
战斗结束,被当成烈士抢救出阵地的李天佑,在医生的诊断下动了手术,才从鬼门关里,走了回来。
从这四次受伤来看,李天佑“敢死”,绝对不熊,反而像狼、老虎,有野性,有冲劲。
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他参加了两个——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且歼敌近20万人,辽沈战役时3万,平津战役时,指挥38军、39军,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人。
20余年的戎马岁月里,李天佑四次临危受命,功耀千秋。
他长征中苦战3天3夜,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自此一战成名;
他东渡黄河打头阵,重创国民党两个团;
他平型关大捷任主攻,一口吃掉首尾相乱的日军,士气大振;
他平津战役攻占天津,敌人闻风而逃,取得骄人的战果。
他与聂荣臻、杨得志、周纯全、韩伟、钟赤兵、曾泽生关系亲密,是情谊深厚的战友。
他是队伍中少数留过洋的将领,抗日战争时赴苏联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他的名字叫做天佑,是因为他的父母希望老天爷能保佑他平平安安,而他却庇佑了整个中国的安宁。
将军为人谦逊,1955年被授上将,1957年,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8年,任广州军区代司令员。
一些人称其为“李司令员”,他表示“如此称呼不妥,不符合中央任命的我的职务。
中央军委只任命我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今后大家叫我李天佑同志或李副司令员就好”。
正如2005年12月6日,新华社在“永远的丰碑”专栏播发的题为“驰骋疆场勇无敌——李天佑”的电讯提到的那样——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李天佑上将出生入死,英勇善战,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建立了卓著功勋。
结合他一生的事迹,这句评价极为中肯,到位。
本文由大荟师红色文化【刘尚悦】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