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帕金森病(PD)的治疗尚未取得决定性突破,识别疾病发展的前驱症状,并提前进行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延缓疾病发展。
感官功能的下降可能反映出相关神经通路的损伤,可能提示整体的神经退行性病变。有研究表明,视力障碍和嗅觉减退是帕金森病的前驱症状。
老年人的听力退化被普遍当作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因此老年人的听力损失难以得到重视,等到干预时也往往为时已晚。听力损失也与神经退行性病变有关,已经被证明是中年时期患阿尔茨海默病最有可能干预的风险因素之一。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和PD之间存在大量临床、遗传和病理重叠。因此研究人员推测,听力损失也是PD的前驱症状之一,但是尚缺乏长期随访数据。
来自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研究团队基于美国退伍军人的电子健康记录,讨论了听力损失与P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
研究包括351万人数据,将近80%参与者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与听力正常者相比,听力损失与PD风险增加26%有关,听力损失者10年内最高多增加16.2例/万人年新发PD病例。及时使用助听器可能有助于降低听力损失带来的PD风险。
研究发表在《JAMA·神经病学》杂志上。
研究以参与人员的首次听力测试作为基线,使用临床听力测试确认参与者的客观听力损失,纯音听阈均值(PTA)<20dB为正常听力,20-35dB为轻度听力损失,35-50dB为中度听力损失,50-65dB为中重度听力损失,≥65dB为重度到极重度听力损失。研究主要结果为新发PD病例。
在所有听力测试记录中,排除重复记录的参与者、年龄<40岁、传导性听力损失和基线诊断为PD的参与者,共纳入3596365名参与者数据,平均年龄67岁,其中20.8%(750010人)听力正常,28.9%(1039785人)为中度听力损失,15.8%(568296人)为中重度听力损失,4.3%(157623人)为重度至极重度听力损失。听力损失与年龄较大、更虚弱、有吸烟史有关。
平均随访时间7.6年。与听力正常参与者相比,有听力损失的参与者PD累积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基线后10年,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至极重度听力损失者的PD新发病例分别增加6.1例、15.8例、16.2例和12.1例/万人年。除了重度至极重度听力损失者在基线测试后第1年未显示PD风险增加,其他听力损失者在各随访时间点均显示PD累积发生率高于听力正常者。
总体来看,听力损失者的PD发生率在最初10年内增长明显,随访后期因死亡率升高而增速减缓。风险比分析显示,10年内任何程度的听力损失与PD风险增加26%有关。
按照有无PD前驱疾病、耳鸣或创伤性脑损伤(TBI)分层,测量不同听力损失组的PD发病率。结果显示,在没有前驱疾病、TBI以及耳鸣的情况下,PD风险随听力损失严重程度和时间增加而上升。在无听力损失者中,单独存在PD前驱疾病或TBI与PD风险增加有关;但是耳鸣与PD风险无关。
进一步交互分析显示,听力损失与PD前驱疾病之间存在正向协同作用。听力损失和前驱疾病同时存在,与单一风险因素相比,10年内PD新发病例增加5.7例/万人年,PD发病率最高达到21.7例/万人年,但是与TBI或耳鸣之间没有协同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听力损失是可以通过助听器进行干预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基线听力测试后1年内,听力损失者使用助听器与PD发病率显著下降有关。如果听力损失者及时使用助听器,10年内PD发病率减少21.6例/万人年。
总的来说,研究证明听力损失是PD的独立发生风险,即使轻度的听力损失,也会有与已知的PD前驱症状产生协同效应,导致更高的PD发生风险。听力筛查和干预有潜力成为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PD前驱症状干预措施。
老年听力健康核心信息发布
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老年听力健康核心信息》,旨在推动实施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预防和减缓老年听力损失的发生,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健康获得感。
《老年听力健康核心信息》指出,听力健康是保障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的重要基础。维护老年听力健康,能预防和减缓老年听力损失的发生,降低老年痴呆、焦虑抑郁和跌倒等风险。
该核心信息主要包括10个具体提示:远离噪声环境,科学使用耳机,注意耳部卫生,合理使用药物,定期检测听力,及时看病就医,尽早助听干预,改善交流方式,营造适听环境,关爱听障老人。
核心信息提醒,避免近距离或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痛、耳闷等症状应立即就诊;经常出现说话打岔、需要别人重复所说的话、调高电视或手机音量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对于存在听力损失并影响日常交流的老年人,应尽早进行规范的助听器验配或人工耳蜗植入等干预,辅以听力康复训练并定期跟踪复查。
核心信息建议,尽量在安静明亮的环境中与听力损失的老年人交流,注意放慢语速、简化语言,不遮挡面部,可辅助使用手势等肢体语言;创造听力损失老年人无障碍家庭环境,如安装可视门铃、震动报警器等,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家人和照护者要帮助老年人丰富日常生活,增加对话交流,鼓励社交参与,缓解老年人孤独感。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JAMA·神经病学》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整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