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国际工程大会丨职业发展高端对话:工程教育及卓越工程师培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2024国际工程大会丨职业发展高端对话:工程教育及卓越工程师培养

2024IEC

11月8日下午,由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FEIAP)主办,浙江省科协、台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工程师学会、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浙江工程师学院)、台州学院共同承办的“2024IEC职业发展高端对话”在台州举行。本次高端对话围绕“工程教育及卓越工程师培养”大主题,以“工程师人才培养与国际互认体系的建立”及“新兴AI技术对工程师职业能力发展的挑战”两个小话题开展了深入探讨与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会议由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秘书长陈彦振博士(Tan Yean Chin)与浙江省工程师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薄拯教授共同主持。来自马来西亚、西班牙、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AAET)、泛美洲工程师协会联盟(UPADI)等机构代表,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负责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Gretchen Kalonji(柯瑞卿)等国际顾问共话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大计。

01

Topic

one

工程师人才培养与国际互认体系的建立

随着我国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确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等工作逐步深入,工程技术人才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加入国际工程教育互认体系的需求日益紧迫。如何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道路上与国际培养体系和认证体系进行融合是本节话题的讨论重点。

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薄拯

跨学科人才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建立学校和整个行业的联动。目前我国各省有不同的工程师认证方式,省际之间大多不互通。我国学历学位和职称认定由不同部门发放,像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毕业的学生,在毕业当年就可以获得硕士学历、学位和工程师职称三个证书这种特例,在其他省复制和推行会有困难。

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主席郑宗联

在马来西亚,工程师的评价需要综合职业素养、职业年限、文化环境等因素。每个国家或机构有不同的评价体系,但希望能够实现国际互认,便于每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工程师可以自由流动和执业。

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

中国工程师职称等级应与学校人才培养有个对应关系,事关高校、协(学)会、行业企业和政府政策,最核心的就是依托协(学)会推动,因为不同领域有不同工程师认证的机构。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能力建设委员会主席马丁·马努瓦

在非洲很常见的是,职业能力培养的体系是要给毕业生提供培训课程,不仅有职业技能方面,还需要有某个项目资深的工程师深入参与的面试评估。他表示,工程师能力的培养体系需要对标所有国家的标准进行案例研究,再探索国际通用的认证方式。

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席、FEIAP新兴技术促进专业发展常设委员会主席王庆林

在中国比较困惑的是,在国际和中国原来的系统里,四年制的本科生可以申请工程师,但现在中国硕博层次的工程师人才培养,面临着职称与学历学位对应的问题。国际上博士生培养层次和工程师人才培养是两种范围。

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吴映波

当前世界正处于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时代,工程教育如何应对变革和新的发展要求,这是全球包括所有举办工程教育大学面临的首要问题,这就需要有跨学科和跨专业前沿交叉视野。

泛美洲工程师协会联盟主席阿里代·埃雷拉

美国和加拿大工程师认证体系也是不同的,美国认证体系的流程首先需要获得ARO的考试,还要准备ACR的报告,让专业机构评估工作经验,最后进行执业能力的测试。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国际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柯瑞卿

首先强调工程师国际互认的重要性,其次提出认证体系需要包括性别认证的公平性。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赵敏

我们需要培养通用型的工程师还是专一领域的工程师,因为行业是能够识别一个人的职业能力水平,通用型的很难识别。

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秘书长陈彦振

工程师国际互认首先需要互认标准的实质等效。我们需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工程师标准进行比较和分类,提炼出体现共性的国际标准核心,逐步构建国际互认的认证体系,再在国际组织成员国之间进行复制和推广。

02

Topic

Two

新兴AI技术对工程师职业能力发展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一个普遍存在的担忧是:AI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工作,尤其是像某个特定工程师这样的技术岗位?即人工智能是否对工程师职业能力发展产生影响,这是本节话题的讨论重点。

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主席郑宗联

年轻的工程师比资深的年长的工程师更熟悉AI新兴技术,更能适应新兴技术的变化发展,如何设计出顺应这个趋势发展的相应评价标准,这些我们都需要考虑。

泛美洲工程师协会联盟主席阿里代·埃雷拉

很多年轻人其实比我们更熟悉AI,比我们更容易接触到AI,但他们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如何帮助到已经受到AI重创领域的工程师脱离困境是需要我们考虑的。

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AFEO)院长、拉曼大学校长尤芳达

新兴技术工程师职业能力体系的建设,首先需要评估的人掌握这方面技术,具备运用这些技术的能力。

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曹向辉

未来,一方面很多传统工程师的职业受AI影响会减少,同时也会新增新的工程师职业,如何对他们进行认定或者培训,标准又是什么可能是新的话题。另一方面,这个认证或者标准体系包括考官也许都会是AI。

来源:省工程师学会

责编:叶 扬

美编:郑娜莉

一审:何百岳

二审:方佳佳

三审:周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