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54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子源

深圳不仅以经济发展闻名,文化建设在这里也从未被轻视。多年来,我一直在深圳文化艺术领域奔走,受命开办深圳展览馆、创办深圳博雅画廊、组织艺术品海外展销、举办首届“深圳书市”等,为深圳的文化事业和艺术市场发展,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和开拓,同时尽自己所能推动深港文化交流。

1933年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台山。曾任深圳展览馆(深圳美术馆前身)馆长、深圳博雅艺术公司总经理。他是深圳艺术市场活动的重要开拓者,增进了深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互动,为深圳经济特区文化事业起步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这辈子最大的爱好是看书,也是因为图书和深圳结了缘。我在当时的宝安县深圳镇开启了和这座城的故事,并写下了人生的重要篇章。

和这座城的故事始于深圳镇

1933年,我出生在香港,祖辈父辈都是商人。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后,我跟随家人回广东台山老家避难,在那里度过了快乐的学生时光,那时的我最大爱好是看书。1950年我在读高二,那时新中国各项事业正在起步阶段,需要大量有志青年投身其中。跟父母商量后,我决定只身前往广州找工作。

当时很多单位在招人,因为从小痴迷阅读,看到广州新华书店的招聘信息时我眼前一亮。于是毫不犹豫递交资料应聘,结果被顺利录用了。我如愿在广州新华书店华南总分店开始工作,最早被分配到推广科与读者服务科,主要做一些书籍推广和服务读者的工作。

1953年,单位领导提出要加强边防地区的文化宣传工作,讨论后决定派我到当时的宝安县深圳镇新华书店担任业务股长,主要负责图书进货。记得很清楚,那年8月15日我正式到新岗位报到,当时的宝安县城正从南头镇迁往深圳镇,我和深圳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书写。

沙头角有个新华书店门市部

早期在新华书店经历的一些事我至今记忆犹新,当年中英街有个广东省新华书店宝安县店沙头角门市部,门市部只有两位员工,我每隔一段时间要过去查看图书进货、图书摆放、图书销售等情况。那时中英街实行边境管理,所有人员均须从正式口岸凭公安机关签发的特许通行证进出境。

虽然是小小的门市部,但图书种类非常丰富,给中英街居民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时候大家渴望学习更多知识和本领,想要了解更广阔的世界,而看书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慢慢地越来越多人走进门市部,阅读的氛围逐渐形成,为人们带来精神力量,同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曾两次写信给著名作家巴金

我工作的新华书店位于东门老街,是当时深圳唯一的国营书店,无数知识青年在这里尽情阅读、交流心得,深受广大读者欢迎。那时巴金的书非常畅销,《激流三部曲》和《爱情三部曲》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很多读者看完《激流三部曲》深感意犹未尽,对结局展开激烈讨论,都想知道有没有续集。

我也是资深的“巴金迷”,带着大家的疑问,我尝试以新华书店员工的身份给巴金写了封信。大约两个月后,竟然收到了他的回信。信中写道:“雷子源同志,很感谢你来信反映读者对我的期望。我现在很忙,但《激流三部曲》还想继续写下去,名字也想好了,叫《群》。”当时我特别激动,把信封和信来回看了好几遍,然后珍藏起来。

第一封信写于1960年,大概一年后,我从朋友那里偶然获得一本20世纪50年代港版的巴金作品《寒夜》,还是珍贵的草纸毛边本。我第一时间提笔给巴金写第二封信想要把书送给他,很快收到了回信,“很感谢又收到你的来信,你提到的《寒夜》,我已有,你保存吧。”信的口吻像是一位知心老大哥,短短几句话让我内心既激动又温暖。

我们克服困难开办深圳展览馆,多个展览在深港乃至全国引起轰动,多位艺术大师亲临展馆,为深圳文化艺术事业积攒下深厚底蕴。

8000元经费筹办深圳展览馆

时间来到1976年,这一年在我的个人经历中意义非凡,我有幸成为深圳展览馆(深圳美术馆前身)首任馆长,这一转变对之后的人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很多故事和细节历历在目。

展览馆落址于深圳水库风景区内的劳动大学,1976年原有建筑在一场台风的肆虐后变成了废墟。

深圳水库是深港两地重要的饮用水库,广东省领导来考察时看到断壁残垣,提出由省里拨款重新修建,要将其办成对外开放游览的场所。后来省政府拨18万元专款进行建设,1976年9月竣工后交给县文化局,暂名为“宝安县社会主义教育展览馆”。

1976年9月5日,领导召集相关单位负责人一起开会,决定要在深圳水库游览区开办展览馆。第二天,时任县文化局局长陈玉仁找我谈话,说该馆交由我负责筹办,考虑再三后我接受了任务。当时我进门一看,里面连张桌椅都没有,成了标准的“光杆司令”。

重建的展览馆孤寂地屹立在深圳水库的排洪坡上,偶尔有几个水库工人经过。当时最大的难题是既缺钱又缺人,县里只拨了8000元开办经费,所有人员的工资也要从这笔钱里支出。于是我找来水库干部子女余秀琼帮忙打理杂务,又找来林为农等热爱艺术的知青,他们成为第一批进馆员工。然后我们用有限的经费积极筹备展览,从无到有一点点去做。

深圳展览馆开馆一炮打响

经过约三个月的筹备,1976年12月26日,“广东省美术作品展”作为开馆展正式亮相。当天红旗招展、锣鼓齐鸣,这块荒芜多年的山坡迎来了各方领导和各界人士。第一次办展没太多经验但效果很好,可以说一炮打响。当时展出了约160件美术精品,在国内十分少见,深圳展览馆成为深圳最早的艺术品展览机构。

这次展览还引起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邵宇的关注。次年1月,他来参观时提议,应该利用展览馆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积极举办高质量展览。同时,他认为原定馆名太长,建议改为“深圳展览馆”,以更好地面向华侨、港澳台同胞。我请示文化局相关领导,他们同意以此命名。在邵宇的帮助下,还成功邀请郭沫若题写馆名。

1977年春节后,我们应邵宇之约奔赴北京商量如何筹划新的展览。在他带领下,我们拜访了吴作人、李可染、黄胄等国画家,积极推介深圳展览馆的同时向他们约稿。邵宇是深圳展览馆的重要领路人和拓荒者,他帮我们打开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为深圳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香港人不辞辛苦到深圳看展

因为具备紧邻香港的天然优势,深圳展览馆一开办就吸引了许多境外游客。1977年5月,经过几个月精心筹备,“北京荣宝斋木版水印、书画展”在深圳展览馆举行,在业内外产生了巨大轰动。香港美术界有影响力的人物纷纷组团前来参观,香港报刊也争相报道,引起很大反响,我认为这是有里程碑意义的展览。

当年香港最早报道这次展览的是莫一点记者,他跟随观光团从香港来深圳时看到展览,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多位艺术大师的佳作,我和同事带着他仔细观赏了二百多幅作品,他如获至宝十分激动,回香港后迅速把展览的消息传播出去,不少香港人对展览十分感兴趣。

当时香港人来看展要在罗湖关口排两个多小时队过境,到深圳后还得经过一路颠簸才能到达。但交通不便、路途辛苦并没有打消大家来深圳展览馆的热情,展厅经常人头攒动。据统计,这次展览吸引了18301人现场观摩,其中港人就有4635人。这是深港居民早期进行文化交流的最好例证。

这次展览非常成功,大家熟知的李苦禅、蒋兆和、朱屺瞻、程十发、吴冠中、唐云、赖少其等老一辈画家都亲临展馆。他们不仅现场挥毫还将作品赠与深圳展览馆,这些作品后来成为深圳美术馆第一批藏品,为深圳的文化艺术积攒下深厚底蕴。

之后我们还推出了“人民美术出版社书画原作展览”“江苏省、上海市中国画和版画联展”等分量很重的展览,均在国内外收获好评,我们也借此和内地其他城市以及香港等地的美术界人士建立了紧密联系,为深圳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带来强大活力。

深港文化界合作开办画廊,打造深圳高雅文化殿堂,我们还大胆让文化艺术品走出国门,开创深圳图书向全国供应的先河。

深港合作开办首家合资文化企业

1980年初夏一个闷热的下午,广东省委领导约见多位香港文化界人士,促膝畅谈对特区文化建设的展望:“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然会带来文化建设的高潮,欢迎你们捷足先登,来投资兴办文化事业。”接着领导嘱咐我说,和香港朋友商量一下,是不是先搞个画廊,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书画和文房四宝等,作为经济特区的文化之窗。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深港文化界合作开办深圳博雅画廊的协议书顺利签署了。当年香港博雅艺术公司出资200万港元作为经营资本,深圳展览馆提供解放路一层300平方米的经营场地。1980年10月4日,深圳经济特区首家中外合资经营的文化企业诞生了。博雅画廊既有丰富的书画藏品、优雅的艺术环境,还有十分浓厚的人文氛围,众多国内知名文化人、艺术家都喜欢相聚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1年7月,深圳博雅画廊开业时的场景。 资料图

画廊开办头几年,我们充分利用三资企业的灵活优惠政策,在文化领域努力冲破陈规。经过三年的苦心经营,博雅年销售额以翻番速度上升,小小的画廊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特区文化商品的需求。1984年,博雅画廊壮大为五层楼的博雅艺术公司,由我担任总经理,经营的项目囊括广义的文化艺术商品,人们称其为深圳高雅的文化殿堂。

为了更好地“走出去”,我们每年都到香港和海外进行艺术品展销,同时积极宣传国内的改革开放,让更多人通过文化的方式了解深圳。1984年我们远赴美国,在纽约东方画廊举办“上海书画名家作品展”,后来还陆续在加拿大、新加坡等地举办类似活动。1985年,我们与荣宝斋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中国书画展览”,取得非常好的市场效果。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博雅发挥雅聚艺术界群英的优势,邀请中国画坛著名画家,为庆贺香港回归祖国吟诗作画,创作了《百花争艳庆回归》组画,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博雅还斥资数百万元将组画用中国宣纸精心复制500套,提供给香港特区政府赠送给前来祝贺的各国首脑和政要嘉宾,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开深圳图书向全国供应先河

博雅坚持“走出去”的同时,还积极“引进来”。1983年,我们办了一件大事,深圳博雅画廊与香港中华书局联合举办首届深圳书市,开创深圳图书向全国供应的先河。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前往香港对接70多家出版发行机构精选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届“深圳书市”的宣传单页。资料图

首届深圳书市规模盛大,15大类一万多种境外图书摆满展览馆3个大厅,蔚为壮观,当时我们还特地从国外组织了一批最新出版的原版书。出乎我们预料的是,有45家省市级图书馆、140所大专院校的上千名代表前来选购图书。当时735个单位订购了图书,涉及种类超过8000种,一场书市订出去十多万册图书,金额超过170万元,是原定计划的3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首届“深圳书市”订出去十多万册图书。资料图

首届深圳书市展出一个月,让海内外出版商十分惊讶,让广大读者大开眼界,火爆的书市大受欢迎,大家要求博雅画廊每年举办一次。第二年,我们又与香港中华书局、日本东京东方书店顺利举办第二届深圳书市,之后的第三届深圳书市同样取得巨大成功。深圳图书市场因此在国内外声名鹊起。

我要竭尽所能为深港文化交流出份力,借助文化来凝聚深港携手并进的精神力量,一起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竭尽所能助力深港文化交流

1999年,为了照顾90多岁的母亲,我申请回香港定居,但始终关注着深圳文化事业和艺术市场的发展,经常在深港两地奔走,竭尽所能助力深港文化艺术的交流合作。在深圳工作期间,我与近70位艺术名家有过书信来往,还将141封书信完整地保存了下来。2014年,我把这些珍贵的书信整理出来,全数捐赠给深圳美术馆收藏。

2018年,这些书信在“见字如晤·纸短情长——深圳美术馆现代书画艺术大家信札暨典藏精品展”上呈现。展览通过信札、作品和文献,从一个侧面展现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美术事业的起步,回顾深圳艺术的萌芽和发展过程,让大家可以更加真切地了解那段历史,相关展览还获得多个大奖。近年来,只要深圳有大型展览或者相关活动,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我都会参加。

凝聚深港携手向前精神力量

去年底,深圳美术馆(新馆)正式开馆,成为新时代全国美术馆建设的重要成果,开馆展呈现了跨越古今中外的近千件艺术作品,深受大家喜爱。新馆位于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依旧有很多香港人跑到深圳看展,不一样的是从香港西九龙坐高铁到深圳北仅需24分钟。时代在发展,但深港居民追求高雅艺术的热情有增无减。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深圳在文化观念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中,阅读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文化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从“深圳书市”到深圳读书月再到满城书香,阅读已成为深圳市民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无穷能量。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示范区”,当年我们秉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拓进取,为深圳文化事业和深港文化交流作出了一些贡献,看到多年来的蓬勃发展和累累硕果我们深感欣慰。相信在“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深圳精神感召下,深圳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将迈上新的台阶,深港也将携手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口述时间

2024年9月25日

口述地点

香港康乐园护老中心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叶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