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语

2024年10月27日上午,冠军基金第五届全国运动员创新创业训练营启动仪式暨运动员创业研讨会在北京首钢园召开。为积极推进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中国由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助力退役运动员创新创业,本次全国运动员创业研讨会邀请社会各界共探运动员的职业再发展,为体育等领域的发展注入活力。“公益创业”被主办方视为运动员创新创业的重要形式。为此,程芬副院长受邀做主题发言。她以《超越赛场 回报社区 改变世界--中外知名运动员公益案例分享》为题,向与会者介绍了国内国际体育公益事业的经典案例。以下内容根据现场演讲信息整理,经作者本人确认:

大家好!很荣幸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体育公益案例。七八年前,我开始扎入体育公益这个细分领域,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当时,体育公益还是一个关注度比较小的领域,国内实践有限,我们就通过对标案例研究,观察国际社会的发展路径和成功经验,以期借鉴和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我们在不断学习和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也开始输出自己的体育公益模式,为全球体育公益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育事业是典型的“善经济”

根据中国公益研究院创始院长王振耀教授的“善经济”理论,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之后,我们就进入了“社会价值引领经济价值”的历史进程,“向善”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需。体育既是富有前景的幸福产业,也是功能丰富的民生事业。尤其在当下的“善经济”时代,体育必然与公益事业紧密联系,并激发和转化各类体育活动的社会价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均衡发展。

公益事业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社会中,做公益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体育明星这样的公众人物,因为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公益”被视作他们的人生“标配”。他们参与公益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且受到社区、公益组织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全球最有慈善精神的运动员如何做公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最新的2023年度“全球最有慈善精神的25个运动员榜单”中,有很多中国体育迷都熟知的体育明星。比如C罗,他的公益足迹不限于捐款支持小球迷做手术、支持祖国的癌症中心,还包括积极参与公益组织的活动,为公益活动代言;网坛名将小威创建了自己的基金会,是一位在体育和社会领域都产生积极影响的慈善家和活动家。

对知名运动员来说,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做形象代言都是比较基础、普遍的参与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升华为理念推广或技能传授;当运动员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或机缘时,他们可能作出大额捐赠、开展更组织化的公益活动。例如, NBA巨星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他与耐克签订了价值8亿美元的终身合作,承诺将其中一半用于慈善。詹姆斯在2005年就创办了家族基金会,后来在家乡开设了“I Promise”学校,为数千名弱势儿童提供免费教育机会,包括免学费、免费餐食、免费自行车头盔以及丰富的课外活动,甚至还支持这些孩子的家庭和家长。如果这些孩子考上了当地的大学,勒布朗还会提供每年9500美元奖学金。这些举措体现了勒布朗慈善事业的机制化、持续性和系统性。

总结下来,许多体育明星不仅利用个人的经济资源投入慈善,还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来募集资金,包括商业合作伙伴捐赠、认可他们慈善事业的公众捐款,以及一些知名的体育筹款活动,如明星慈善赛和高尔夫球赛——这些活动往往融合了体育、社交、娱乐、慈善等多重功能,成为体育公益文化的一部分,展示了体育明星如何将个人影响力转化为社会正能量。

许多体育明星不仅自己参与公益,还带动他人一起参与,通过搭建公益平台来扩大影响力,这是一种战略性的举措,能够将公益的影响力扩散到更广泛的范围。

谁是中国运动员公益的榜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中国体育公益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国内体育明星在这一领域的贡献也越来越受到认可。在国内体育公益领域,基金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各具特色,运作模式和筹款策略也各不相同。李宁是目前所知最早设立基金会的奥运冠军,2006年李宁基金会在广西成立,其特殊之处在于它融合了家族资金、个人资源和企业力量,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和综合化的运作模式,早年间的年度公益支出高达一两千万元;姚基金估计大家都知道,了解不多的话可以看他们的官方网站,信息很丰富,从筹款活动、项目运作、合作网络到规模化,都值得学习借鉴;冠军基金也很典型,网站内容丰富,信息公开透明,且不断在完善自己的项目;星能基金会由高敏老师创办,涉及水域安全和青少年教育等多个领域,她的公开分享也相当多,值得大家关注;“强棒天使”是前中国国家棒球队队长孙岭峰发起、通过棒球运动帮助困境儿童获得教育和成长机会的公益计划,具体情况大家可以通过纪录片《棒!少年》去了解;林书豪参与发起的豪群公益基金会是南方体育公益的一个典型案例。

成立独立的基金会门槛比较高,对登记注册、资金投入、团队能力、合规管理等有很多要求。所以,有些运动员就跟有资质的体育基金会合作设立个人冠名的专项基金。从公开信息看,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在过去六年支持了五个奥运冠军设立专项基金,这些冠军们根据自身的特色和运动领域,开展了多样化的体育公益活动。例如,阎芳基金具有纪念性质,主要支持垒球运动发展;陈一冰基金注重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上千所运动教室;妮娜和彭清佟建的专项基金是北京冬奥会前后成立的,主要专注于冰雪运动;苏翊鸣发起的翊基金举办了超星系列赛,致力于聚焦奥运新增潮流极限项目,活动照片非常燃,激情四射充满活力,支持了年轻一代的体育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有意在体育公益领域创业的人来说,这些基金会和专项基金的运作模式、筹款策略、项目运作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他们如何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如何扩大影响力?都值得深入研究。时间关系,我只在这里提供一些信息源。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自行在网上查找信息。中国的体育公益领域丰富多彩,很多运动员都有其独特的公益故事和心路历程,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学习。

我们可以从Athletes for Hope学习什么?

接下来,我用几分钟向大家介绍一个国外案例。这个案例综合性非常强,不仅可以学习单个的公益项目活动,也可以借鉴其平台化运作方法。这个案例是运动员希望(Athletes for Hope),它与冠军基金的“冠军公益梦想计划”有可比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thletes for Hope 在2006、2007年间成立,初衷是要为更多运动员提供参与公益活动的机会。他们的资金规模并不大,但影响不小。它有几个经典的项目,包括从200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医院英雄”,这个项目邀请有影响力的运动员去医院探访生病的孩子,鼓励他们战胜病魔。第二个项目是“运动员希望大学”项目,最初在一所大学启动,现在已经扩展到15所大学。项目内容包括帮助大学生运动员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提升他们的领导力,是一个赋能成长类项目。接下来是“冠军”,这是一个教育项目,开发了系列课程,面向小学二到五年级的学生。课程主要强调如何将运动精神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比如勇气、挑战、诚信以及对自己负责的承诺等。最后一个项目是最近两年推出的一个所有运动员都能参与的平台,这个平台将全体运动员的公益参与和心理健康议题结合起来。这个平台的多媒体内容和社交媒体推广模式非常值得学习,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通过官方网站进一步了解它是如何运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thletes for Hope强调连接、赋能、激发,他们的互联网思维、多样化教育方式和引领他人的目标,在国内某些案例上已经有所体现。但是这个机构重视公益成效、用数据证据来衡量影响力的思维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学习。这不仅是我们体育公益领域的短板,也是整个公益行业需要提升的地方。过去,我们将注意力放在善款的来源去向上,主要担心钱有没有被贪污挪用;现在,我们越来越关注公益慈善项目实施后带来什么影响和变化。中国对慈善事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做坏事的机会比较有限。在未来,专业化的公益项目必须强调影响和成果。因此,我们更关心的是资金使用的效果和效率,公益慈善的独特价值和不可取代性在哪里。尤其是体育公益领域,必须论证慈善相较于体育商业的优势是什么。

运动员进行公益创业,要注意什么?

对于运动员来说,在创业时,虽然主要赛道是商业,但在第一次分配之前,也应该有公益慈善的概念和意识,并进行规划。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体育商业创业者也可以参与公益。而且研究证明,做公益的企业可能发展得更好。

当运动员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资源,真正进入公益创业领域时,需要思考几点:

一是明确使命和目标,坚定决心。公益创业指的是运动员主导、开创机制化、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事业。这件事情门槛比较高,需要投入很多资源、激情、能量。如果不是非做不可、非我莫属的事情,那还不如参与其他公益活动,先寻找感觉、积累经验。所以,一旦你决定公益创业,首先要有决心,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和目标,决定自己要关注哪项体育运动、关注哪一个社会议题。

二是要关注国家战略,回应社会热点问题。跟体育强国、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一致的热点问题更容易得到支持、带动他人。

三是要有战略重点,集中精力发挥自己的优势。

四是注重协同合作。公益一定是联合和合作的事业,要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无论是运动员、体育同行还是社会其他部门,都要走出去合作。

最后,希望越来越多的运动员通过做公益超越赛场、超越体育、寻找到更大的人生舞台。体育给我们带来荣誉、幸福,通过体育公益,我们可以去做更多。公益创业不仅是为了体育,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谢谢大家!

与中国公益研究院合作交流请扫描二维码或留言

微信号:lijing1467

微博号:中国公益研究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整理:吴艺萱

文章来源:中国公益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