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街头,一辆粉色劳斯莱斯与一辆货车发生碰撞,这本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却引发广泛关注,变成一场全民热议的事件。
劳斯莱斯在汕头变成了婚车,车主身份被打假,疑似是孵化公司合伙人,这一切难道又是剧本?
舆论风暴
11月4日,广州某路口,一辆正在掉头的大货车不慎撞上了一辆粉色劳斯莱斯。
这辆劳斯莱斯价值很高,修车得花上好几百万元,面对如此高昂的赔偿金额,货车司机自然惊慌失措。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劳斯莱斯女车主却表现得异常淡定,不仅没有责怪司机,反而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现场情况。
这举动看起来挺奇怪的,很快就在网上火了,女车主淡定的姿态,与货车司机的惊恐形成鲜明对比。
后来,女车主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事故视频,说如果修车费超过保险赔的钱,剩下的自己掏腰包,此举一出,立刻赢得了网友的赞赏,纷纷称赞她人美心善。
11月7日晚上,女车主发视频说,决定不再向货车司机索赔了,车子的维修费用她自己来承担。
对于一个经济条件优越的人来说,几百万的维修费用或许并不算什么,对于货车司机来说,这笔赔偿可能会让他破产,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放弃索赔,确实是一种值得称赞的行为。
这一举动,将事件推向了高潮,女车主一时间收获了大量的赞誉和关注,她的社交账号粉丝数从几万猛增到百万,点赞数也超过了数百万。
然而,就在舆论一边倒地赞扬女车主的同时,质疑的声音也开始出现。
一些网友认为,事件的经过过于完美,女车主的反应也过于剧本化,怀疑这只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目的是为了获取流量,进行直播带货。
面对质疑,女车主及其丈夫的回应也显得含糊其辞,他们声称自己和大货车司机并不认识,放弃索赔是出于善意,同时也承认流量因素的存在。
这种含糊的解释不仅没能消除公众的疑虑,反而让人觉得更可疑,更夸张的是,评论区里出现了大量疑似水军的评论,几乎全是表扬女车主的,连IP地址都一样。
这让人不禁怀疑,背后是否存在着专业的营销团队在操控舆论,引导公众的认知。
可好像这些也不能证明这一切是精心策划的,直到有人扒出来女车主的身份,真相变得越来越复杂。
流量旋涡
随着事情的发展,各种质疑声也纷纷出现,打假博主开始深扒女车主的背景,发现其名下公司疑似空壳公司,实缴资本为零,员工数量也为零,这与她富婆的人设形成了鲜明对比。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这辆粉色豪车并非新款,而是一辆十五年车龄的老款古斯特,经过翻新后重新上路,之前曾被用作婚车,出现在汕头某婚庆公司的宣传视频中。
更有网友发现,女车主和卡车司机似乎早有联系,曾在同一个开业活动现场同框出现。
而这个开业的公司,刚好是一个孵化类网络公司,看女车主所处的位置,应该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紧接着又有网友扒出来,女车主之前直播时,卡车司机居然也在画面中,这一发现不得不让人人怀疑,两人很久之前就认识。
否则怎么会在同一家公司,同一个直播间,数次同框出现,如此多的疑点,河南再让人相信,这次事故真的是一场意外。
她营造的“人美心善”人设,大概率只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整个事许只是一场为了博取眼球的炒作。
网络时代,流量经济放大了善意,也放大了利益,公众对于善意故事的喜好助推了事件的发酵,女车主的社交账号粉丝数量一周暴涨百万,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商业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如果说,劳斯莱斯女车主直播还算合理的话,那家境不怎么好的卡车司机也在短短几天内开了直播,这就有些突兀了。
那些专业的直播设备,还有直播团队,如果不是有专业的人在帮忙运营,一个普通的卡车司机短时间内怎么会轻易学会。
大家希望能听到一些美好的故事,也愿意相信人间还是有真情存在的,劳斯莱斯撞车的事件正好迎合了人们的好奇心理。
但如果一件善举,是为了获取流量,为了获得利益,那它还能被称为真正的善举吗?
如果一个故事,是为了迎合公众的口味,为了制造话题,那它还能被称为真实的故事吗?
在流量的诱惑下,善意可以被伪装,真相可以被掩盖,而公众,则很容易被流量所迷惑,被虚假的故事所感动。
当人们发现,通过表演善意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时,他们可能会选择放弃真正的善意,转而追求虚假的流量。
我们应该倡导正能量传播,弘扬真善美,抵制虚假和炒作,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