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朋友在就医取药后,往往会询问:“每天需要服用几次?应该在餐前还是餐后服用?”而“每日两次,餐后半小时服用”通常是医生最常给出的服药指导。但这是否适用于所有疾病呢?显然不是,关于餐前与餐后服药的选择,其中蕴含着不少学问。
中药旨在根据人体状况进行调理,强调辨证论治。除了药效与药材搭配、煎煮方式紧密相关外,不同种类中药的服用时间也对药效产生着重要影响。针对不同的病症,服药时间有着特定的要求,尤其是某些特殊药物,若服用时间不当,不仅会削弱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副作用”。因此,医生经常会对此做出特别说明。于是,问题便来了:到底何时服用中药最为适宜呢?
一、中药的服药方式有哪些
1.冷服
这种服用药物的方法是把煎煮好的中药汤汁冷却后再饮用。针对内热病症的苦寒及清热类中药,适宜冷饮。同样,具有止血和凉血功效的中药也推荐冷却后服用。
2.热服
针对外感风寒的情况,采用辛温解表药物时,可通过热服来促进发汗,以达到解表散寒的效果。对于内寒症状,同样可采取热服中药的方法,以驱除体内长久积聚的寒气及顽固疾病。
需要指出的是,多数情况下,中药更适宜以温服的方式进行。
二、应该在什么时候服用中药?
中药的服用时间依据个体及病情差异而有所区别,多数情况下,中药推荐在饭后服用;而对于补益类药物,则更适宜在空腹状态下服用。
关于饭后服用:具体指用餐后30分钟左右服药。
关于空腹服用:这通常意味着在清晨起床后,未进食前服药,或是两餐之间的前一小时及后两小时服用。在胃内无食物的状态下,消化道已清空,此时服药能使药液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避免被胃内食物稀释,从而保证药效,使药物得到更充分的吸收,发挥更迅速、更强烈的治疗作用。诸如治疗四肢血脉疾病、驱虫、非滋腻性补益药以及药效强烈的泻下药,均适宜空腹服用。
关于饭前服用:指的是在饭前30分钟左右服药,例如肠溶胶囊。此时胃中食物量较少,有助于药物在胃内的吸收,并能直接作用于胃壁,同时促使药物快速进入小肠。饭前服药有利于药性下达,特别适用于治疗肝肾虚损、腰部及以下疾病、保护胃黏膜以及肠溶类药物。
三、口服中药有四大禁忌,一定要注意
1.忌生冷
生冷食物大多性质寒凉,不易消化,且容易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干扰胃肠对药物的正常吸收。因此,在治疗“寒症”期间,若服用如温经通络、祛寒除湿或健脾暖胃的中药,务必避免生冷食物的摄入。
2.忌萝卜
在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萝卜(除非所服药物为理气化痰类),因为萝卜具有促进消化、消散气机的特性。尤其当服用诸如人参这样的滋补性中药时,同时食用萝卜会削弱补药的效力,导致补益作用失效,从而无法实现预期的治疗效果。
3.忌辛辣
因为代煎的中药通常被存放在冰箱中进行冷藏,所以在饮用之前,推荐先将中药液的包装打开,把药液倒入容器中煮沸,待其冷却至适宜温度后再饮用。另一种方法是,将整个药包放入一个装有热水的较大容器中,确保药包完全浸没并被热水充分加热,之后剪开药包,将药液倒出即可饮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加热中药液时,切勿将带包装的中药液直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以防止发生危险。
4.忌浓茶
在服用中药期间,通常应避免饮用浓茶,原因在于茶叶中含有鞣酸,而浓茶中的鞣酸含量更高。当浓茶与中药同时摄入时,会干扰人体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治疗效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如“阿胶”和“银耳”这类中药时,严禁与茶水一同服用。如果日常有饮茶的习惯,建议适量饮用绿茶,并且最好在服用中药后的2至3小时再行饮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