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六十岁高龄的梁济问自己的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个字间夹杂了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无奈与失望。作为光绪年间从乡试中脱颖而出的举人,他曾在民政部工作。因为他在世时亲眼见证了大清的灭亡,北伐军阀战争等一些战争战乱后,让梁济觉得国家经历了那么多的狂风暴雨,然而现在依旧处于外忧内患的情况,这些使得梁济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深深的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梁济这样的人,他们一生都存活于国家濒临生死存亡的边缘,想改变现状又没有能力,对未来的何去何从又非常迷茫。这一简单的问题包含了梁济对当代社会迷惘失望的浓缩。

当听到父亲这一问题,梁漱溟愣了一下,然后告诉自己的父亲世界会慢慢变好的,当听完已经年满25岁的儿子话语后,我们不知道梁济是怎样的心情,可能是欣慰也可能是觉得沉重,这个时候他喃喃自语道:“能好就行呀!”但谁能想到,说完这些话的三天后,梁济投水自尽,他还留下了万字遗书。

遗书中的内容,大概是讲梁济他自尽可以说是一种“殉道”,不是真正的“自尽”,而是一种“牺牲”。梁济奢望通过自己的“牺牲”能够唤醒当时已经麻木的国人,让他们不那么迷茫,有一丝自勉。在他“牺牲”之前还向当时的大总统上书,在书中写了很多治国强兵的建议。但在权夺利风气盛行的条件下,这些建议自然就没被采纳......梁济的死和他所问出的那个问题,那个时代其实就已经给出了答案。从戊戌变法之后,未来发展的道路变得异常艰难,那段时间的世界是混乱迷惘的,没有进步,甚至都有些倒退了。父亲生前问他最后的一个问题成了梁漱溟一生为之努力和探索的命题,他自称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自己的思想,会努力创新并为之奋斗的人。他坚信世界总会慢慢变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样的信念,梁漱溟为了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就将目标转向了乡村,创作出了“乡村自治”的理念。在当时的乡村经济十分不景气,在教育上更是处于零的状态,梁漱溟觉得是乡村的根基出了毛病。只有将这个根基变得牢固,上层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长达七年之久的“乡村自治”理念便在山东的农村开始实践了。在这次特殊的实践中用教育系统代替行政系统来治理。在梁漱溟一众团队开办的学校中,老师教授了学生的内容包括乡村的建设、农业知识、还负责启发学生的精神......梁漱溟希望这样,可以让新的一代有自己的思想、能唤起他们的精神力,让他们能让乡村“活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长达七年的实践中,梁漱溟尽心尽力,他也对这次实践满怀希望。但现实是,因为当时存在很多客观上的问题和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这次实验走向失败。虽然这件事的结果是梁漱溟失败了,但我们也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作为当时第一个以学者身份的梁漱溟,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信念并能付出实践,这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如果梁济看到自己儿子所做出的这些努力,应该也会感到很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