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自然的奥秘被逐一揭开;在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艺术的气息扑面而来;丰州故城博物馆则让人穿越时空,感受千年前的宁静岁月;而北疆印象文化艺术中心,民俗、音乐与电影的魅力交织,令人沉醉......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持续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辖区内各类文博场馆焕然一新,数量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不仅免费对外开放,更通过创新的展陈方式和服务模式,使得文化体验愈发“赏心悦目”且“妙趣横生”,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场视觉与心灵的文化盛宴。
走进丰州故城博物馆的展厅,一场穿越时空的展览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历史长河。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丰州故城博物馆作为呼和浩特地区现存最为古老的建筑,其展厅展陈方式“脑洞大开”,融合了无限创意和先进技术,通过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巧妙地营造出了从“入梦”到“出梦”的强烈视觉与情感张力,让陈列在敕勒川大地上的千年白塔“活”了起来,游客在回味无穷的体验中圆满结束心灵之旅。
面对观众数量的显著增长,赛罕区的文博场馆积极致力于提升服务品质。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以北疆文化为主线,不仅设有主雕塑展馆、专题展馆,还整合了游客休息区、咖啡厅、文创商店等功能,打造了一个集休闲、餐饮、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让游客在欣赏艺术之余,也能享受到片刻的宁静与放松。艺术馆外部建筑依地形而建,屋顶及周边绿草如茵,白砖木墙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馆外的每一处皆成画卷,成为了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正在拍照的市民小李兴奋地说道:“雕塑馆外面的风景美极了,绿树葱茏,草地如茵,来这边摄影特别地出片!”
今年新成立的北疆印象文化艺术中心,更是成为了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赛罕区依托丰富的博物馆与文物资源,以市场化思维,积极盘活闲置资产,谋划打造了9600平方米的北疆印象文化艺术中心,极大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展示北疆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北疆印象文化艺术中心,一层的非遗民俗馆展示着内蒙古地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层的丝绸之路音乐馆演绎着北疆文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的交融共生;三层的内蒙古电影博物馆带领游客穿越时光隧道,感受内蒙古电影艺术的独特韵味与时代追求。这里巧妙地将民俗文化、音乐艺术和电影历史融为一体,不仅展现了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更续写了现代艺术的创新篇章。
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的四楼展厅中,一位前来探索的学生正兴奋地与他的伙伴分享新发现:“快瞧这巨大的恐龙化石,简直太震撼了,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史前世界!”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作为科学、教育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展现科学之美,成为了值得深思的课题。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推出的“公益入校”“公益入馆”以及“科普流动站”等一系列活动,巧妙地将地球科学、动植物学、矿物学等多元知识融为一体,通过模块化设计、美学呈现以及场景复原等创新手法,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到每一所学校,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此外,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策划的“神奇元素在哪里”特色展览开展。展览以“元素”为主题,将馆藏珍稀矿物标本与元素实物模型整合在一起,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和先进的多媒体互动设备,深入浅出地科普元素与矿物的知识,将原本抽象的自然科学研究概念具象化,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公众眼前,进一步丰富了自然博物馆的科普教育资源,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寓教于乐的科普盛宴。
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方寸之间透视文明。展览是文博场馆面对观众最直接的窗口,是文博场馆最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未来,赛罕区将持续创新展陈方式、提升观展体验,推出更多主题鲜明、深入人心的精品展览与活动,让走进文博场馆的市民游客都能在这片文化的海洋中畅游,体会到北疆文化的独特韵味与不朽价值,真正感受到“不虚此行”的观展体验。(郝坤)
来源: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委宣传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