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来太行的时候正是四月天,梧桐花开,装点着莽莽苍苍的太行山区。

如今再次前来,则已是秋深霜重。太行山雄伟依旧,石板岩壁立千仞,让人仰止。

太行山无疑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裸露着岩石的山峰连绵不断,太行大峡谷从北到南绵延数百里,跨河北、山西、河南三省。河南林州的太行称为南太行,兼有雄浑的山脉和水的滋养,草木丰盛,苍润而富于变化。

那日上山,天色渐晚,朝向如屏障般的大山奔去,汽车一路盘旋而上,回头看,山下平阔的中原大地笼罩在薄雾渐起的一片苍茫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板岩》30x40cm 朱沙 2024

深秋的北方温差已然很大,微冷的空气倒让人精神爽利。夜色中的大峡谷里依然灯火阑珊,人来人往,游客和来此写生的学生们,让原本偏僻的峡谷充满了生机。夜深,整个峡谷也随着气温下降而沉寂了。

当第一束阳光照在石板岩的崖顶,沉睡的峡谷也慢慢苏醒,阳光慢慢地挪进峡谷,直到暮色时分慢慢退去。

我们就在峡谷里的几个村子里画了几天,石板岩、西乡坪、蓝湾、还有远一些的高家台。这里一切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斑驳的石墙、石板铺成的石屋顶和石块铺成的村道,以及泛着秋黄的树木杂草,让这些村落充满了画意。每一个村子都有其特别之处,但几乎都建在笔直的山崖之下,背靠山崖,面朝沟对面的绝壁,有些小院特别有“隐”的味道。

其实,从表面上看,石头房子、门前小院、院中种花草树木,还有一条活泼的小狗,太行山村里的这些农家小院也许就是蜗居城市里的现代人向往的理想家园。

但现实是,这些僻静的太行村落都只剩下留守的老人,有些山上的村子已荒草丛生,几乎无人居住了。一来这里的生活条件还有待改善;更重要的是,农耕时代的生活方式已然被现代生活方式取代,年轻一代不会满足于靠几亩薄田和一些山货过活;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太行山村曾经的农耕文化的理想图景必然会逐渐消失,这些乡村如何振兴还真是一门难解的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昏》70x100cm 朱沙 2024

当然,山是这里最吸引人的符号,或远或近,无时不刻不彰显着它的存在。山下仰望,山峰雄奇;上山望远,大峡谷一览无遗,远眺山峰壮阔,俯瞰河流房舍聚散有致。这里的风景大开大合,真可谓气势如虹。

然而太行的山似乎并不好表现,因为按照油画色彩写生的方法,即使形色兼备,画出来也总感觉少了一些东西,因为写生色彩将对象概括为一种色彩,通过色彩的关系推出空间,而山的质地也往往被削弱了。而感觉上太行山似乎质地大于色彩,没有了质,也就缺少了一种厚重,也就没有了那种粗粝斑驳中呈现出的坚实和沧桑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家台之山》100x160cm 朱沙 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暮色》70x100cm 朱沙 2024

在这方面,中国画却能驾轻就熟地表达山的感觉,也许山水画中斧劈皴那样的皴法就是从像太行山这样的自然中提炼出来的。太行山中有的山就真如《溪山行旅图》中那山峦一般,笔直竖立,卓绝雄奇。宋人对山观察入微,对山的精神有一种深刻的把握,因此才能达到让人沉醉其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据说五代画家荆浩就住在太行山中,澄怀观道、师法自然;范宽则隐居终南山中,终日面对山崖云海,体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因此才能用笔墨画出那样贴切的山的气质和精神。相比之下,当下我们的画作都太匆忙,慌慌张张,离“有神”尚远。

山水有情,需细细体味。

约莫十一月下旬,太行山峡谷里就几乎无人了,冬天的太行想必又是另一番景象。

文/朱沙,2024年11月3日星期日于成都蓝顶)

朱沙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暮山》60x80cm 朱沙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行脚下》80x60cm 朱沙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湾夕照》60x80cm 朱沙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板房小院》60x80cm 朱沙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行远眺》(水彩)16x24cm 朱沙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村之晨》60x80cm 朱沙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乡坪》70x100cm 朱沙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寂静山村》100x70cm 朱沙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乡坪的下午》70x100cm 朱沙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行山村》80x100cm 朱沙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拐角的柿子树》80x60cm 朱沙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暮色山村》100x70cm 朱沙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中高家台》70x100cm 朱沙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板岩之晨》80x80cm 朱沙 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梧桐花开》80x80cm 朱沙 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屋新枝》80x80cm 朱沙 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行春色》100x80cm 朱沙 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桐花香》80x80cm 朱沙 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厨房》80x80cm 朱沙 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部)80x80cm 朱沙 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佛沟之山》80x80cm 朱沙 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村早晨》80x80cm 朱沙 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颗梧桐树》100x80cm 朱沙 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开寂寥》100x80cm 朱沙 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抬头看山》100x80cm 朱沙 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到山村》100x80cm 朱沙 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佛沟之山》80x100cm 朱沙 2014

写生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扇形笔)

画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沙,1970年生于重庆。艺术学博士,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油画作品连续入选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美展,曾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2016、2023年两度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作品被中国外交部、浙江美术馆、四川美术馆、重庆美术馆、大都美术馆等公共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