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全美国贫富差距最大的城市。

既有价值数亿美金的海滨豪宅,也有纸板搭建的“流浪汉小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洛杉矶托斯蓝海滩上,惊现一具全裸女尸。

身上有明显的性侵痕迹。

五官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漆黑的大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眼就能排除自杀和意外的可能,这绝对是一起恶性谋杀案。

根据在附近找到的钱包里的证件,警方得知受害者名叫特蕾莎

就住在距离海滩20公里的小镇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仅20岁的她,已经是2岁孩子的妈。

死亡时,肚子里怀着已经4个月的孩子。

警方发现她的时候,尸体甚至还是温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近还发现了一瓶酒,和几个酒杯。

其中一个杯子里,甚至还有点酒。

可惜酒瓶和酒杯上,只有特蕾莎自己的指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警局的能力不足,立刻向洛杉矶治安部求助。

洛杉矶县治安部,专门负责各种离奇凶案。

足足有100多名精英探员,是全美规模最大的治安部,没有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员们一出手,果然有所发现:

在案发的道路附近,有一道明显的轮胎痕迹。

凶手可能是开车,将受害者运送到海滩。

可惜轮胎的磨损严重,车轮印的花纹太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法对轮胎印浇筑模型,还原轮胎的型号,就更别提定位具体车辆了。

没有证据,没有目击者。

警方只好去询问受害人特蕾莎的丈夫,罗尼

案发当天,他和特蕾莎去朋友家的车库喝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人经常在车库办啤酒派对。

特蕾莎不想喝酒,怀孕了又不能久站,就独自离开。

罗尼本以为她会像往常一样,去姐姐家发发牢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确实去了,却在入夜后独自离开,说要去海边散散心。

没想到罗尼再次见到妻子,已经是天人两隔。

按照以往的办案经验,警方将罗尼列为头号嫌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得知妻子遇害,丈夫往往会展现出惊慌和惶恐。

既可能是对妻子死亡的震惊。

也有一种可能,是担心警方查到他头上。

想起了去年大火的《消失的她》:

何非亲手杀害妻子,还假惺惺地报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罗尼和特蕾莎的关系不算融洽,平日里经常吵架。

罗尼的嫌疑就更大了。

所以警察找到他,上来就让他脱个精光,检查身上有没有防御性伤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罗尼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那一整晚,他都在朋友家喝酒。

1980年,DNA检验技术尚未投入使用。

如今随处可见,覆盖极广的监控,当年一整条街都未必能找到一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目击证人,没有嫌疑人,没有关键证据。

所以这起案件,就被列为悬案,尘封了3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员们转变思路,搜索前后几年里,在相近的区域,发生过的类似案件。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罗尼一个朋友的女友打来电话。

她居然声称,自己知道杀害特蕾莎的凶手是谁!

1980年的某天,她被两个男人迷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识清醒,但身体动弹不得。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他们强奸了。

事后,两人商量着该如何处理她。

“我们该怎么处理她?”

“扔在丢特蕾莎尸体的地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道这俩强奸犯,就是杀害特蕾莎的真凶?

幸亏这名受害者提前醒来,趁他们不备跳车逃生,被好心路人司机救走了。

但是很可惜,她没看到罪犯的相貌。

眼看线索就要中断,犯罪实验室突然传来了好消息。

从特蕾莎身上提取到的DNA,居然在CODIS里找到了配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NA联合索引系统,FBI的DNA数据库

侦破思维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侦破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DNA鉴定。

有人要问了:这都过去33年了,还能测出DNA吗?

当然能!

只要不是被烧成灰,经过妥善处理,DNA的样本可以保存很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配型者名叫罗伯特,住在另一座城市。

警方的任何一份档案里,都没出现过他的名字。

1981年,他曾在威尔明顿犯案,因强奸被捕。

但是因为受害者没有出庭,罗伯特被释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蕾莎最后出现的地方,也是威尔明顿。

受害者是搭他“顺风车”的乘客。

特蕾莎从姐姐家离开,要去20公里外的海边,很有可能搭顺风车。

没想到1982年,他又因另一起强奸案被捕。

这次就没那么“好运”了,以强奸罪入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犯罪地点、犯罪模式,全都能对得上。

很有可能,罗伯特就是杀害特蕾莎的真凶!

在洛杉矶,性犯罪者每年都要去警局登记。

所以警方很容易就找到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罗伯特矢口否认,自己强奸杀人。

但是从他过度起伏的胸膛、沉重的呼吸,就能看出他非常紧张。

如果罗伯特承认,说“我和特蕾莎约会了,还做爱了。”

那事情反而复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警方的证据,只能证明他和特蕾莎发生过性行为。

而不能证明,他强奸杀人了。

罗伯特越是否认,就越说明心里有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拿到了罗伯特的活体样本,经比对果然和案发现场的一致。

警方本想再次询问罗伯特,但这回不太理想。

第一次是在审讯室,他知无不言;

而这次是在他家里,老婆孩子都在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他矢口否认自己的罪行,哪怕证词完全不合逻辑。

“我知道我的精液在她身上。”

“但我不认识她,也没去过海边,我不知道精液是咋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咋滴,你裤裆里是个洲际导弹啊?自动锁定目标?

尽管案情已经明朗,但是直到2017年,警方才终于展开行动。

2019年,罗伯特才被判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尘封的真相被揭开,杀人凶手再也不能逍遥法外。

时隔将近40年,受害者的家属,终于能睡一个好觉了。

上面这起案件,出自真实纪录片凶案重案实录:洛杉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上第一季《凶案重案实录:纽约》,一共10个离奇的真实案件。

有好莱坞知名音乐人,在自己家爆头女保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清洁工密室失踪,监控大师介入调查,结局《走近科学》;

20世纪福克斯娱乐主管离奇失踪,两年半以后才发现他的尸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件要么涉及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人物,要么情节曲折离奇。

纪录片里的警官、探员和法医,一个个都身经百战。

他们看起来,并不像影视剧里演的那样精力旺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是带着一种“阅尽千帆”后的疲惫,和看淡生死的淡定。

“现在日子好多啦,我刚工作那会儿,一年要处理2500起凶案。”

平均一天要经手8个凶杀案,就离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办案过程也很“真实”,比影视剧里简单粗暴得多。

就说特蕾莎案吧,探员们全程除了看案卷,就是找人来问话。

还有很多东西,到最后也没交代。

比如案件中,另外那俩强奸犯。

他们最后落网了吗?探员并没有交代,几句话糊弄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他们为啥会提到特蕾莎,我猜测可能是看到了案件的新闻。

所以打算到案发地抛尸,制造一起“顺风车杀人”,以洗脱嫌疑。

现实中的美国警方办案,就是这样得过且过。

DNA技术投入使用都多少年了?

但凡上点心,特蕾莎案也不会放了快40年才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档纪录片,还有一点很特殊。

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悬案类影视剧,都将镜头都聚焦于警察、侦探这类侦破者。

有天赋异禀的破案天才,有追凶几十年的执着警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很少有影视作品,会花费近一半的篇幅。

去展现受害者家属,甚至嫌疑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罗伯特落网后,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特别邀请罗尼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公众澄清,他并非杀人凶手。

而是一位失去了妻子,被诬陷造谣了37年的可怜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站在罗尼的视角,回顾这起案件:

妻子刚刚遇害,自己正沉浸在悲伤中。

却被列为嫌疑人,各种被传唤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警方排除了他的嫌疑,也挡不住公众的怀疑。

在无知的民众看来,只要真凶一天不落网。

那么唯一的嫌疑人罗尼,就是凶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亲朋好友,都尽可能地远离他这个“杀人犯”。

罗尼只能用工作填满时间,用毒品麻痹神经。

站在特蕾莎女儿的角度,当时的她才只有4岁。

母爱的空缺,永远都无法填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不知道该如何与这位“可能谋杀了母亲的继父”相处。

所以她被生父接走后,和罗尼逐渐断绝了来往。

父女二人不再联系,但是对特蕾莎的思念,始终牵绊着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件被束之高阁,警方忙于其他事情的时候。

只有这些受害者的家属,在持续承受着亲人逝去的痛苦。

反观凶手,却逍遥法外,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甚至像本案的凶手罗伯特一样,变本加厉,继续作案。

一场凶案,毁了好几个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凶手罗伯特落网,他的余生都要在监狱里度过。

连带着无辜的家人,也要遭罪。

罗伯特的妻子,对他的过往一概不知。

探员登门,她对丈夫表现出了十二万分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件曝光后,她和孩子将会面临非常艰难的处境。

物质生活的困顿,和舆论攻击造成的精神层面的痛苦,会伴随他们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暴力只能带来悲剧,恶行也只能结出恶果。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