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晚上9:30,我正和球友们在球馆打气排球,现场气氛热火朝天。一个队友突然大喊:“谁的电话响了!”我顿时停了下来,那个熟悉的铃声来自我的手机。
我匆忙跑到场边拿起手机,是同事李浩打来的。电话一接通,他的声音哽咽:“赵哥,我伯母没了,家里让我赶紧回去见最后一面,可这么晚没有车,我能不能借你的车回家?”
听着李浩的哭腔,我顿时愣住了。他家在石山区,离这里足有四十公里,路远山高,葬礼至少需要两三天时间。这车借还是不借?借车是个不小的风险,但想到李浩平日的老实与勤快,我心里一阵挣扎。
“好吧,你去小区门口等我,我马上回来。”挂了电话,我放下排球,带着复杂的心情匆匆离开球馆。
01
李浩刚进单位两年,是个腼腆的年轻人。五岁时父亲因意外去世,母亲改嫁后与家里断了联系,他是靠爷爷奶奶和伯父一家拉扯大的。
他的伯母虽身体残疾,但对他如亲生儿子般关怀;伯父更是风雨无阻地接送他上下学,为他的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
李浩也没有辜负家人的期待,勤奋读书,靠勤工俭学读完大学。他常说,“我这辈子欠伯父伯母的太多,得想办法好好回报他们。”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我才决定借车给他,让他赶回去见伯母最后一面。
回家后,我把借车的事告诉妻子,本以为她会反对,没想到她说:“李浩是个懂感恩的孩子,这种时候帮助他是应该的。咱们有两辆车,不会耽误事,别担心。”
我松了一口气,心里对妻子的宽容感到些许欣慰。
02
两天后,李浩把车还了。那时候我正忙着上厕所,他把车钥匙放在车里就离开了。
等我下楼看车时,气得差点跳起来:车身满是灰尘,油箱更是见底!我借车是出于好意,可他连洗车、加油都不做,实在让我心里不舒服。
“做人怎么能这样?”我愤愤地拿起钥匙上车,心里满是怨气。
就在我准备认倒霉时,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是李浩发来的。
“赵哥,非常感谢您借车给我回老家奔丧。时间太匆忙,没能洗车和加油,实在抱歉。车的抽屉里有我二姐准备的红包,车后箱还有我姐夫送的烟和家里养的鸡下的蛋,您务必收下。”
读着这条信息,我的情绪骤然逆转,眼眶湿润了。打开车抽屉,一叠千元红包静静躺在那里;后备箱里,还有一袋土鸡蛋和两条市价600元的好烟。鸡蛋用米糠小心包裹,生怕在路上被震碎。那一刻,我感到深深的自责。
我转账1000元给李浩,并告诉他烟和鸡蛋我收下,但红包绝不能要。然而,李浩回信息说:“这是姐姐的心意,哥无论如何都不能退。”
03
晚上,妻子回来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她。妻子听后感叹道:“李浩这样的孩子太难得了,他的红包是心意,我们不能辜负。以后找个机会回他老家看看,给他爷爷奶奶和伯父伯母带点礼物,也算是回馈他的感恩之心。”
听着妻子的提议,我释然了。善意和感恩是双向的,与其推来推去,不如以另一种方式传递温暖。
这件小事让我明白,善意是一种无声的桥梁,它连接了人与人之间最深的情感。正如妻子所说:“帮助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从来不会有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