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古装剧,知州,知府,知县,经常出现,名字很相似都有一个"知"字,但各自代表什么官职,谁高谁低,现代人就很难搞清楚了。
编剧也经常张冠李戴。先看,“知州”,隋灭平定四方豪强,皇帝位置坐稳,唐高祖李渊就觉得,要避免王朝短命,就得吸取经验教训,可经历战火洗礼的天下如何治理,当时呼声很高的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实行郡县制,另一种复古派哭着嚷着要实行分封制。
为此,李渊和儿子李世民还专门开了不少历史书,吸取了秦朝灭亡和汉景帝七国之乱的教育,认为秦朝和汉初政权不稳当,不是说废了分封制导致地动山摇,而是地方行政体系二级郡县制的郡,才相当现在的一个地级市,郡的数量全国撒开不够,郡即使加上下面的县,两级力量还是太弱,压不住广袤的帝国。
于是乎为了加强对境内各地方的控制力边力排众议,采用了州县两级制。“州”相当于现在的省,地盘人口经济规模大了很多,贞观十三年时,大唐境内设州350多个、县1500多个。但,李世民不是说等量分州分县,而是会实事求是的根据人口的多寡经济强弱,将州这一层,分为三六九等跟现在咱们国家的行政划分,副省级、地级、县级市,直辖市,地级市代管县级市等有些类似。
这样的话,中央的权力不至于过分被分散,传达政令也会更直接快捷,减轻了对各级官员的赋税供养。
但没多久,李世民忽然俯看大唐地图,立马去划上又加了一个创举,这便是——“道”。
说起道,“道”秦朝那时候就有,只是跟县同级别,设置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点类似自治县、旗什么的。
李世民的意思是,全国这么多官,难免有不奉公执法的,咱不如就按照山川地理环境,从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到气候温暖的天府之国;从惟余莽的三江源头,到万里雪飘的西域戈壁,开创性地又设立了十个“道”,
关内道、河南道、河北道、河东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
,但不作为行政划分,仅作为监察和地理的区域,是个虚的,皇帝不定期派观察使,相当于纪检监察干部巡视组,到各道检查地方行政事务,有没人谋反啊,贪污受贿啊,搞团团伙伙啊。
其实,我觉得是多余的,你按照州县划分派观察使不也一样吗,多此一举。
李世民更没想到,他百年后,唐朝越往后,朝廷为了防止遥远的边陲各异族的进犯,设置了不少的藩镇,设立节度使,玄宗朝最多达到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史称“天宝十节度”。
节度使拥有辖区数州的行政财政人事管辖招募军人调动军队之大权,自收自支自行筹备军饷军费,中央政府财政就不拨付了,玄宗还得留着买荔枝。
十镇共拥兵486900人,比中央军还多,节度使大权在握,天高皇帝远,成了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原本虚设的“道”日渐成为对节度辖区的称呼,“州——县”两级便沉了“道——州——县”三级,道,最高boss为节度使,掌握生杀大权,最牛叉。
下来才是州和县,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就是知州,县为知县,后来,可以通县令。
这一下,可好了,别说朝廷任命的知州知县对道也得唯唯诺诺看脸色,皇帝也拿节度使没办法,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皇帝被挟持,大唐最终灭亡,也导致五代十国的大乱局,杀伐不休。
最终,民间武术大师赵匡胤胜出,开国建立了北宋,行政区域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改为了知府,知州,军、监这样的行政体系。
两宋最多时共有府34个,京府4个,除都城汴京,剩下三个类似直辖市,西京河南府洛阳、南宋应天府、北京大名府,普通府30真定、太原、京兆、河中、凤翔、江宁、江陵等,京府大于一般府,“知府”为老大。
而较重要的城市又设州,长官为知州。4万户以上者为上州,2万户以上者为中州,不满2万户者为下州,还有些属于直隶中央的州叫直隶州,那么该州知州跟知府平级。州下面还有军,用于抵御外地边境之地所设。府、州、军、监之下,宋又设置县,是最基层的一级行。
这样一来,宋代知府算是省长或是直辖市的市长兼大军区司令;知州则相当于地级市的市长兼军分区司令;知县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县长或县级市市长兼职武装部部长,明清也差不多延续下来。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