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水波纹、垂弧纹、折带纹、大三角纹……这些来自4000多年前纹样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在柔和的灯光下,静静展现着中国古代先民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11月8日,意大利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其中包含多件马家窑文化彩陶。
令人称奇的是,几乎在马家窑同一时期,黑海沿岸也出现了彩陶的大繁荣,两地彩陶在纹饰和器型上都高度相似,风格相近。难道说,史前先民“撞衫”了?
▲此次返还文物中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中国国家文物局供中新社)
丨汉学家发现了马家窑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有个叫马家窑的小村庄,坐落在黄土高原深处、黄河上游的支流洮河岸边。100年前,1924年,瑞典汉学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在这里发现了一处彩陶遗址,这便是后来著名的马家窑遗址。
▲安特生(左)在研究彩陶。(图片来自新华社)
20年后,1944年,中国学者夏鼐先后在甘肃、青海考察一系列遗址开展部分发掘工作,根据田野考古新发现,指正了安特生考证的不足和部分错误,并在其后的研究中正式命名“马家窑文化”。它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岁月又过70年,2014年开始,围绕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点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在马家窑遗址、寺洼遗址进行了10年的考古工作。目前累计出土遗物60多万件。
▲意大利返还中国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彩陶器(11月5日摄)。(图片来自新华社)
丨彩陶是马家窑文化的“名片”
马家窑文化孕育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黄河上游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一脉相承。
彩绘线条似连绵水波,红黑色带如山峦起伏。彩陶,是马家窑文化的标志,也是人们认识马家窑文化的起点。这些彩陶器形以盆、钵、壶、瓶为主,纹饰华丽典雅,图案灵动多变,回看彩陶,就好像看到了远古先民多彩的生活图景,看到了熠熠生辉的史前文明。
浓亮如漆的黑彩、红彩、白彩,绘制在橙黄色的陶底上,形成灵动的水波纹、漩涡纹、网格纹。罐、壶、盆等丰富的器形和光滑细腻的外表,让马家窑彩陶更多了几分优雅。
纹饰如同“芯片”,记录着先民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包括对水的敬畏、对田地的赞美。
在上海大学教授林少雄看来,彩陶的出现,意味着笔、墨等基本工具已经“到位”;纹饰的绘画,更意味着线条的发明。“正是在这一笔一画的传承中,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扬光大、开拓创新。”林少雄说。
“马家窑彩陶的审美和技艺,表明当时已出现以制作彩陶为职业的社会分工,这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周静说。
▲马家窑文化中期的四圈漩涡纹彩陶双耳罐。(图片来自新华社)
丨史前“撞衫”与“彩陶之路”
几乎在马家窑文化出现的同一时期,以黑海西部和西北部为中心的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也出现了彩陶的大繁荣,两地彩陶的纹饰、器形高度相似。
东西文明的“撞衫”,激发了有关“彩陶之路”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认为,“彩陶之路”是史前时期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和早期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之路,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前身之一。
按照韩建业的定义,“彩陶之路”包括顺此通道中西方文化在金属器、农作物、家畜、宗教、艺术、思想等诸多方面的交流。其中,彩陶从西到东的影响至少可达中国甘青地区,从东向西的影响至少可到中亚南部和克什米尔地区。数千年前,从洮河沿岸到黑海沿岸,史前人类相距万里、天各一方。他们没有现代交通工具,更没有手机、卫星,是如何实现密切的交流互动的?许多学者表示目前难以给出确定回答。因为在两大文化体之间的中亚地带,尚未发现起到桥梁作用的文化。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队队长郭志委介绍说,目前我们知道的很重要的一些商业技术,比如像绵羊,像麦类作物,像黄牛、像冶金这些一般都认为是5000年之后,从中亚西亚传到我们这边来的,都甚至是经过河西走廊,马家窑文化也正好处在时间阶段上。“很有可能就在这个时期,马家窑人或者是马家窑文化已经跟中亚西亚的文明有接触,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最后把一些东西引进来,有些东西走出去,使它成为有可能是我们中西文化交流的先行者。”
“丝绸之路沿线多国都有彩陶文明的出现,都有相似的文明形式和文化表达。这为丝绸之路的连接和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说。
甘肃省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李永平则表示,“彩陶之路”促进了古代欧亚大陆、非洲大陆不同文化圈的交流,如往西北延伸可以到达北欧地区,往西南延伸到达非洲北部及广大的非洲地区。这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人类文明之初就是一条天然的路相通、心相连、人相知的道路。交往、交流、发展,向往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企盼和平安定和谐,企盼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完)
综合中新社、新华社、央视新闻等
编辑:崔相光
点个“在看”不失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