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马相伯一百岁生日,“国家之光,人类之瑞”中共中央向他发来这样的祝贺,这个活了一百岁的老人,可谓是“一老南天身是史”。这位身处动荡年代的老人,眼见五位皇帝尘归尘,六任总统土归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老人最后平静地躺在床上,谈及过去的一百年,他说自己前三十年真诚信奉天主教,为传教事业鞠躬尽瘁,中间三十年则专心致力于政治,为洋务运动死而后已,最后四十年他献身于教育,先后创立了三所大学。他出生于乱世,成长于乱世,最后死于乱世。

有句话说“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但是这位老人最后却说了一句:“我是一条狗,叫了一百年,还没把中国叫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宗教唤醒中国

马相伯生于鸦片战争爆发那年,也就是1840年,这一年也是中国屈辱近代史的开端,这是一个殷实的天主教家庭,与一般孩子不同,马相伯在襁褓中便接受着天主教的洗礼,11岁的时候,他进入到了上海的徐汇公学接受神学教育,求知欲和学习能力一样强,很快他熟练地掌握了八国语言,可曾想在那个年代,能掌握八国语言是一件多么稀有的事情,这为他后来的人生打下了基础。

1870年,马相伯整整三十岁,这一年他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怀揣着满肚子的学问,无处施展,他先是加入了耶稣神会,并且留校任教,他深信上帝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清政府残酷的统治下,恰逢连年的自然灾害,老百姓们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苦不堪言,据当时的记载,百姓像野兽一样抢夺食物,大部分的老百姓都被饿死了,这时的马相伯自筹了两千银两救济百姓,这件事被洋人教徒知道了,不仅没有帮助他,反而将其幽禁了起来,自此,马相伯看透了这不是一种真诚的教会,他们来传教的目的,只是想要限制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对基督教会心生厌恶,退出教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政治拯救中国

离开教会,由于马相伯学识渊博而且精通八国语言,很快成为了李鸿章的得力助手,甲午战败之后,李鸿章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在谈判桌上,纵然马相伯精通语言,善于演讲,奈何弱国无外交,马相伯因此背上了卖国贼的罪名,甚至自己的亲生母亲在去世前都未曾原谅他。

晚清政府就是一个空壳子,与敌国的实力相差悬殊,不是马相伯一个人努力就可以改变的,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在一次次战败之后,跟着李鸿章去签订一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从政这十年,壮志未酬,还换来了一肚子的委屈,他全部的努力和抱负未得到一个人的承认,一次出国考察之行,让他对拯救国家有了新的思路,便是开民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教育打开中国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欧美访学之行,让马相伯意识到,自强之道应当以教育为本,求才之道则以设学堂为先。此时的马相伯已经60岁了,这本是他的耳顺之年,应该踏踏实实养老等待生命的消逝了,但是他怀揣着救国的一腔热血,卖掉了家里的三千亩良田,准备筹建一所学堂,在蔡元培和教会的帮助下,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震旦大学正式成立,震旦乃梵文中中国的意思,马相伯在这所学校里寄托了自己全部的希望,但是好景不长,教会希望震旦培养的学生虔诚的信奉天主教,马相伯却响当当地说:“只教知识不传教”

被教会赶出来之后,马相伯不想耽误学生的课业,他四处筹钱,准备另起炉灶,建立一所中国人独立自主创办的大学,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复旦公学正式成立,复旦取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寓意是这所学校像每天的朝阳一样,越来越好。在风雨如晦的近代中国,这位老人用一次一次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含义,所谓真的猛士,便是如此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一八事变,松花江的一声枪响,打破了这个91岁老人安详的晚年,他拖着一条病腿,靠着卖画挣钱,硬生生地攒了十万块钱捐给了国家,他生命中一次又一次倾其所有,在流亡的路上,他为复旦题字“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赶上自己的百岁诞辰,他却说民不聊生,老朽何为?这位为中国的伟大复兴事业奔波了一辈子的老人,说道“老朽何为”四个字,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他看着百姓流离失所,战争还是接连不断含泪逝去。

鲁迅先生说,中国一向少有韧性的反抗,如果有,马相伯便是其中之一,先生的韧性是被有限的生命所掐断,如若先生还活着,则必定还在为中国的复兴事业所奋斗,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先生这厚重的生命值得每一位国人敬重,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