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作为一名领导,如果有些事自己想做但又不方便明说时,他们往往都会采用一种比较隐晦的方式,用充满暗示性的语言(俗称暗语)在“不经意”当中说给下属,然后让下属去并按意思去办,明成祖朱棣就是此道高手,靖难时期的一代猛将平安就被他一句暗语逼得无奈自杀,死得实在窝囊!
平安,小字保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出身于一个武将家庭,父亲平定曾任济宁卫指挥佥事,父亲死后,平安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并多次随当时的燕王朱棣出征塞外,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明朝早期一位不可多得的武将。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封地北平起兵发动叛乱,史称“靖难之役”,平安受建文帝朱允炆之命,以列将身份跟随老将、长兴侯耿炳文出征平乱,由于平安早年长期跟随在朱棣身边作战,深谙朱棣用兵之道,再加上自己本身又是一位极具才干的将领,因此,在“靖难之役”中,多次重挫朱棣的北军,斩杀北军将领多名,甚至还让朱棣数次身陷险境,让朱棣对他是又恨又惧,而这也为他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当然了,平安纵然能征善战,但终究无法左右天下大势,朱棣终究还是战胜了建文帝的南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顺利攻入了南京城,登上了垂涎已久的皇位,而随着南军的大败,平安也成为了昔日手下败将朱棣的俘虏。
作为皇帝,应该说朱棣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明君,大明王朝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一个盛世巅峰,然而,作为一个铁腕的皇帝,朱棣也有着残暴的一面,通俗点说,他是一个记仇的人,一个睚眦必报的人,谁让他吃过亏,他都会加倍奉还,这从他对建文遗臣的处置当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平安作为曾经多次重创他、让他寝食难安的名将,自然也逃不过他的魔爪,于是便有了那番最终致平安于死地的暗语密示。
永乐七年(1409年)三月,朱棣巡视自己的老根据地北平,翻阅奏章时,偶然翻到了平安的名字,他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靖难年间平安强加给他的梦魇般的岁月,不禁怒从中来,于是便对左右说:“平保儿尚在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平保儿还活着吗?言外之意就是:平保儿怎么还活着?平安的命运就此定局!
平安听说后,知道朱棣不想再让他活着了,无奈之下,纵有千般不舍、万般不愿,也只好识趣地自杀了!
当然了,毕竟还算是兄弟一场(平安是朱元璋的养子),他对平安做得倒也不是太绝,他不仅放过了平安的儿子,还让平安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俸禄,
从平安的悲剧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封建社会,作为至高无上的皇权那种强大的权力能量,它可以将任何苍生玩弄于股掌之间,随便一句话就可以左右一个人、甚至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正是应了那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参考材料:《明史平安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