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脾胃功能失调或虚弱,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水谷精微的输布。其症状可能包括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消瘦或肥胖等。
中医上认为,脾胃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饮食不节:长期饮食过量、偏食或暴饮暴食,以及过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都会损伤脾胃,影响其功能。
2、情志内伤:中医有“怒伤肝,思伤脾”之说,长期思虑过度、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都会影响脾胃的气机运行,导致脾胃不和。
3、外邪侵袭: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特别是湿邪,最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
4、劳倦过度:长期过度劳累,不仅耗伤气血,还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其逐渐虚弱。
因此,中医在治脾胃不好时,会综合考虑病者的饮食、情志、体质及外邪等因素,进行辨证施治。
除此之外,脾胃不好的人较容易患上以下疾病:
1、消化不良:脾胃功能受损,容易导致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长期如此可能引发消化不良。
2、脾胃虚弱:脾胃功能持续减弱,可能出现身体乏力、食欲差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脾胃虚弱。
3、胃炎:脾胃不好可能是吃了刺激性食物所造成的,如果不及时改善,有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引发胃炎。
因此,为了保持脾胃健康,建议平时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愉悦,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有脾胃不适,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帮助。
【专家简介】
赵晨,女,中医专业,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中医脾胃科主治医师,擅长脾胃科相关疾病,在治脾胃疾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