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现在的闲鱼上的小学生卖家已经超出了一些家长的想象,除了清理自己的二手,还有“代写作业”等服务。对于不少家长来说,买家小孩是在偷懒, 卖家小孩是不务正业。但在生气之前,可以换个角度想想,这或许是个和孩子讨论经济、商业和道德的好机会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诞视 (ID: danjiededanshi)
文丨诞姐 编丨Luna
前几天,朋友给我转发了一条新闻,问我怎么看。
“13岁女孩寒假期间替人代写作业,收入上万元。”
说真的,我对这个新闻并不是很好奇,我比较好奇孩子父母和老师的处理方式。
没有搜到太多信息,只搜到一句话:“孩子母亲对孩子进行了教育,并没收了其收入。”
有媒体这么评价这个新闻:“这件事情归根结底是因为现在的小学生经常看电脑或手机引起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家长身上。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好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尽量远离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可以偶尔适当的玩一下,但不要上瘾。”
怎么说呢,我也不明白,赚钱跟看电脑和手机有什么关系,我倒是认为人类社会中货币的起源与发展可以完美解释上述行为。
人类早期没有货币的时候,是以物易物。我家有苹果,换你家的香蕉。如果有一天,我用苹果换你的香蕉,但是你说你今天不想吃苹果想吃梨,那我还得先找到有梨的人,用苹果先换梨,再去换香蕉。
这个过程就会很麻烦。
为了解决这个弊端,大家逐渐的发现用一些稀有物品作为等价交换物来使用,比如贝壳,就会比较方便。我想用苹果换香蕉的时候,不用再去换梨,而是直接换成贝壳,然后再拿贝壳去换香蕉。
贝壳容易压碎,于是人类发现了金银,从此金银开始作为货币流通起来。
想想咱们小时候,零花钱没有现在的孩子这么多。但是以物易物是大量存在的。
就拿抄作业来说,今天我抄你的数学,明天你得让我抄你的英语,如果一直都是你抄我的,可能这个交换就会中断或者换成其他的方式。
还有学校打扫卫生,今天你有事没法打扫卫生我帮你了,下次我有事的时候就会找你帮我 。如果你不帮我,那可能下次你再找我我就不干了。
还有男生之间去打游戏,这次我请你打游戏,下次我就期待你请我打游戏。
天下没有不图任何回报的帮助,就算我不接受任何物质上的回报,我内心一定是期望让你觉得我是一个好人的。给我一个好的评价,这也是回报。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需求。有不同的需求,就会有交换。有交换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交换”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了交换,我们才能各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极大的解放劳动力。
我们的孩子生活的时代,对金钱的使用比我们那个年代要多很多。他们不再“以物易物”而是“以钱易物”,这跟我们小时候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
成年人不能接受的可能是金钱过早的介入到孩子生活,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但是这种趋势就和人类社会中货币的出现一样,是不可逆的、是必然的。而且用钱解决问题,比用“关系”和“特权”解决问题更公平和有效率。
如果结果不可逆,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
引导孩子思考什么东西可以被当作商品交易?什么东西不可以?
人类历史上有什么之前不允许交易的商品最终变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什么由可以变成了不可以?
交易的时候有没有通行的原则?
同学们都交易过什么?比如作业?或者打扫卫生?或者竞选班干部?
和孩子聊一聊,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如果拥有一定的商业思维,就能更好的引导孩子。
媒体报道过这么一件事:
北京望京一所中学的初二学生小A学习成绩优异,篮球吉他样样精通,有一天,他妈妈听说小A收费给同学讲题、借笔记、帮做作业。得知这件事情后,小a妈妈又震惊又恼怒,但还是冷静的和小A聊起来了这件事。
小A告诉妈妈,之前他帮同学讲题,也没想过向同学收费。后来,向他求助的多了,他有些烦,但又不好意思拒绝。
他想了想,如果这些同学到外面上课外班,找家教,也会花钱,那自己为什么不能收呢?于是,他公开在班群里发布了“收费标准”。
他觉得通过收费,一来,可以变相拒绝一部分同学的求助,让自己轻松些;二来,也可以增加一些零花钱,可谓一举两得。
至于为什么没和妈妈说,他是这样想的,自己的收费不高,只是象征性收一点儿,比同学在群里随便发个红包都少,所以,他觉得没什么,当然,他也隐隐地猜测到妈妈不会同意,因此也就没有说。
当我们得知一件事情觉得很生气想要批评孩子时,不妨听听他们的想法。总是想当然的给孩子的行为扣一个帽子,不去听他们的想法,最后就会让他们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且,说不定就扼杀了一个商业小天才。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诞视(ID:danjiededanshi)拥有有钱有趣有脑的不俗灵魂
诞姐:公众号【诞视】创始人,自媒体账号【是诞视啊】创始人,著名投资人,前知名红圈所律师。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