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世人只知岳飞身死,全家遭受牢狱之灾,却不知在这场浩劫中,一位布衣百姓冒着杀头之罪,用一场巧妙的"替死"计,救下了岳家最后一根独苗。这位救命恩人不是达官显贵,不是皇亲国戚,而是岳飞生前的一位布衣好友。为了报答这份救命之恩,岳家后人立下了一条令人费解的祖训:两家永不通婚。在封建社会,结亲联姻是维系两家关系的最高礼节,岳家为何要立下这样的祖训?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深意?
一、岳飞之死
绍兴十一年,金兵南侵,岳飞领兵北上收复失地。当时岳家军已经推进到了黄河以北,眼看就要收复中原,却不料朝廷突然传来了班师诏令。岳飞接到诏令后立即上书陈情,指出金兵虚实。然而朝廷不但不听,反而接连发出了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飞火速回朝。
这十二道金牌并非寻常诏书,而是用纯金打造的虎符,每道金牌重二两,上书"速回"二字。按照宋朝律法,违抗金牌者,斩立决。这十二道金牌一道接一道地发出,前一道还未到,后一道便已在路上。朝廷如此急迫地召回岳飞,实则暗藏杀机。
岳飞无奈,只得裁撤军队,返回临安。刚到临安,便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下狱。所谓"莫须有"三字,出自秦桧对宋高宗的一席话:"事情也许有,也许没有。"这含糊其辞的三个字,竟成了置岳飞于死地的罪名。
狱中,岳飞面对严刑拷打,始终不认罪。秦桧见状,便派人抓来岳飞的部下张宪,对其施以酷刑,逼迫其作伪证。张宪不堪酷刑,只得编造谎言,称岳飞谋反。秦桧得到这份伪证后,立即上呈宋高宗。
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在临安风波亭前,岳飞被处死。当时岳飞年仅三十九岁。处决那天,临安城内商铺尽闭,百姓纷纷掩门而泣。行刑之时,只有一名姓王的狱卒为岳飞收尸。这名狱卒将岳飞的遗体草草掩埋在风波亭旁的一处荒地里。
岳飞死后,秦桧并未就此罢休。他深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于是,他开始对岳飞的家人下手。先是将岳飞的长子岳云也以谋反罪处死。后又将岳飞的妻子李氏和幼子岳霖发配岭南。
当时的岭南瘴气横行,蛮荒之地,北方人去了十有八九难以存活。秦桧这道发配令,实则是变相的死刑判决。他还密令沿途官员,若有机会便除掉岳霖。在秦桧看来,只有彻底斩断岳家血脉,才能确保自己的权位无虞。
这场针对岳飞一家的浩劫,看似就要导致岳家绝后。然而天意弄人,正是在这危急时刻,一位岳飞生前的不衣好友挺身而出,用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让岳家血脉得以延续下来。
二、秦桧的灭族之心
岳飞一死,秦桧的阴谋并未就此停止。在他眼中,只要岳家还有一个人活着,就是一根刺,随时可能成为他权位的威胁。因此,他开始布下更大的网,要将岳家满门抄斩。
首当其冲的是岳飞的长子岳云。岳云自幼跟随父亲征战,十八岁便在军中担任统领,是一员勇将。在岳飞被害后,岳云被关押在临安大牢。秦桧派人严刑拷打,企图逼迫岳云认下谋反罪名。岳云宁死不屈,最终与父亲一样,死在了莫须有的罪名之下。
岳云死后,秦桧的目光转向了岳家剩余的人。他以"同谋"的名义,下令将岳飞的妻子李氏和年仅七岁的幼子岳霖发配岭南。这道发配令看似网开一面,实则暗藏杀机。
当时的岭南,不仅路途遥远,更是瘴气弥漫。从临安到岭南,要经过数月的水路和陆路。沿途不仅要翻山越岭,还要穿过多个瘴疫之地。北方人南下,十有八九难以适应岭南的气候,更别说是一个体弱的妇人和年幼的孩子。
秦桧深谙此道,他暗中给沿途各州县官员下了密令:若遇机会,务必除掉岳霖。他还在押解的队伍中安插了眼线,专门寻找下手的时机。这些眼线打着押解的旗号,实则是秦桧派来的杀手。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秦桧还在岭南的目的地安排了眼线。这些人假扮成当地百姓,实则专门监视岳家人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岳家人有任何异动,就会立即通报临安。
不仅如此,秦桧还在朝中布下眼线,专门监视那些与岳飞有旧的官员。这些官员虽然没有被牵连入狱,但也被秦桧列入了黑名单。一旦这些人表现出要帮助岳家的迹象,就会立即遭到打击。
正当秦桧的阴谋即将得逞之时,岳飞生前的一位布衣好友贡祖文得知了这个消息。这位不显山露水的普通人,在得知岳家母子即将遭难后,立即采取了行动。他知道,如果不能在押解途中救出岳霖,岳家就真的要绝后了。
就在李氏和岳霖即将启程南下的前夜,贡祖文找到了一个与岳霖年龄相仿的孩子的遗体。这个准备工作,为后来的"偷梁换柱"计划打下了基础。这也成为了挽救岳家血脉的关键一步。
三、贡祖文的救命之计
贡祖文本是杭州城内一位普通的布商,与岳飞相识于微时。当年岳飞还未出仕时,两人曾在西湖边把酒言欢,结为知己。得知岳家遭难后,贡祖文决定冒险一搏。
首先,贡祖文以行商的身份打探押解的路线。他发现押解队伍将从杭州出发,取道江西,再南下广东。这条路线要经过多个险要关隘,其中最危险的是衡山道。衡山道地势险峻,山路崎岖,押解队伍必须在此停留休整。
贡祖文抓住这个机会,以熟悉南方商道为由,主动请缨担任押解队伍的向导。由于贡祖文在当地商界颇有声望,官府接受了他的请求。这样,他就能合法地接近岳家母子。
在出发前,贡祖文暗中准备了一具与岳霖年龄相仿的遗体。这具遗体是他从义庄中寻得的一个溺水而亡的童子,年纪、身材都与岳霖相仿。他将遗体藏在一个装满香料的大木箱中,以掩盖气味。
队伍行至衡山道时,贡祖文建议在山下的一个小镇休整。这个小镇名叫石牌铺,是他多年来往商路上的一个熟悉的落脚点。当晚,他安排岳家母子住在镇上一家客栈的偏院里。
趁着夜色,贡祖文让自己的伙计在镇外放了一把火,造成山匪来袭的假象。混乱之中,他带着岳霖从客栈后门逃走,而李氏则留在原地,继续扮演悲痛的戏码。
第二天早上,人们在客栈后院发现了一具被烧得面目全非的童尸。由于尸体的衣物与岳霖相同,加上现场留下的打斗痕迹,所有人都以为岳霖在混乱中被山匪所害。李氏的哭声更增添了这个说法的可信度。
秦桧派来的眼线在确认了"尸体"后,立即飞报临安。秦桧得知岳霖已死,这才放松了警惕。而此时的岳霖,已经被贡祖文藏在一个商队的货箱中,向着湖南方向转移。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贡祖文将岳霖暂时安置在湖南的一个偏僻山村中。这个山村是贡家的祖籍所在地,村中住的都是贡氏族人。贡祖文对族人下了死令:若有人泄露岳霖的行踪,全族株连。
就这样,岳霖在这个山村中住了整整三年。期间,贡家不但改换了他的容貌,还教他改变说话的口音,就连走路的姿势也做了调整。三年后,当岳霖已经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的模样时,贡祖文才正式收他为义子,改姓贡,取名贡显。
从此,贡家全族担负起了保护岳霖的重任。族中子弟轮流担任贡显的伴读,既是为了教导学问,也是为了保护安全。每逢节日祭祀,贡家都会额外设一碗素面,这是为了纪念岳飞,也是为了提醒族人不能忘记这份责任。
四、岳霖在贡家的生活
岳霖改名贡显后,在贡家过起了平静的生活。贡祖文不但将他视如己出,还特意安排了四名族中子弟轮流陪读。这四人分别是贡明、贡亮、贡实、贡信,都是贡氏一族中的俊杰。
贡家给贡显安排的住所在村子西边的一处宅院里。这处宅院三进三出,外表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院墙内部挖有密道,通向后山。院子四角都设有暗哨,由贡家族人轮流值守。每到夜晚,还会有两名壮年族人在院外巡逻。
为了避人耳目,贡显平日极少出门。读书习字都在内院进行,就连用膳也是由专人送入内院。但凡有外人来访,贡显就会立即躲入密室。这密室建在书房地下,平日看不出异样,只有掀开特制的地板才能发现入口。
贡家族学有个规矩,每月初一十五要举行会讲。族中子弟齐聚祠堂,轮流讲解经义。贡显因身份特殊,不能参加会讲。但贡祖文会将会讲的内容详细记录,回来后亲自教导。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