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南洋杯世界围棋大师赛举办期间,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常昊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畅谈了与围棋发展有关的一些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篇专访中,常昊说职业比赛和业余比赛需要统筹发展。常昊表示,当今中国围棋的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国内的职业和业余比赛都比以前丰富,另一方面叫的响的赛事品牌仍然缺乏,业余比赛也存在同质化现象。现在举办的世界比赛和国内比赛的数量都比20年前多,但是感觉赛事影响力却越来越小。除了个别棋手,比如柯洁之外,现在的优秀棋手很难出圈儿。

在常昊看来,国内现有的围棋业余比赛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一是同质化的比赛太多,二是锦标赛色彩偏重。

常昊认为业余比赛的奖金可以有一些,但不能太高,办比赛的宗旨应该是让更多人体会到围棋的乐趣。现在的业余围棋比赛有点向竞技化发展,比来比去只是少数业余七段,八段有实力获得奖金,绝大部分的业余棋手,特别是成年棋手没有赛事的体验感。中国围棋协会将考虑对全国性的业余比赛进行一些指导,不要设太高的奖金,以奖品为主,或者跟当地旅游结合发放一些旅游优惠券等。

常昊着重指出,目前国内的职业和业余围棋比赛出现了一种“倒挂”的现象。因为大部分职业比赛的参赛名额有限,有些刚入段或者低段位的职业棋手面临参赛机会比较少,收入比较低,难以靠比赛养活自己。与此同时,少部分业余高手可以在大量的业余赛事中赢取较高的奖金,反倒是以下棋为生了。

常昊表示未来希望对国内的职业和业余赛事进行更好的统筹和整合,大致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是将所有的赛事分级分类,不分职业和业余水平,越高的比赛奖励越高,只要达到相应的等级分标准,就可以参加相应赛事的比赛。

第二种是还分职业,业余,但是业余比赛不能有奖金或者只有少量奖金,要不然现在倒挂很严重。冲段棋手定段成功之后,比赛和收入反而减少了。

如果用第二种方法,常昊表示也在考虑在职业棋手定段之后设立一个两年的缓冲期,在缓冲区内可以继续参加业余比赛。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刚入段后几年是职业棋手是最虚弱的时候,实力和比赛机会都不够,经济上的压力比较大。

常昊同时表示中国围棋现在发展的形势还不错,据估算每年学棋的人数在200万左右,巅峰时曾达到每年300万左右。家长和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兴趣选择也很多,另外现在国内出生率下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也对围棋项目的普及带来了变数,如何保持和提高围棋的青少年人口将是一个挑战。

常昊认为老师和学习的氛围特别重要,如果有好的氛围和好的老师,小朋友就会学下去,坚持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常昊强调围棋从业者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现在总体发展形势不错,做一些改革和体系性的建设会比较从容。如果等到以后项目逐渐滑坡,或者像日本现在这样学棋人口大幅下滑,再想改变就更难了。

其实中国国际协会这么考虑也在意料之中,我们看一张图表,这是2023年中国18岁以下职业棋手的年收入。最高的不到16万,最低的只有2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棋手从小被培养成为职业棋手,大致要花销50~80万之间。这是一项投资,家长肯定要考虑到回报的,如果职业低段棋手这样的收入怎么可能将前期的投入赚回来呢?

曾经热极一时的出国留学为什么近年来遇冷了?就是因为家长发现前期投入一二百万让孩子去留学,结果留学回来后一个月的月薪还过不了1万。怎么算怎么不划算,所以出国留学热就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围棋也是同样的一个道理。孩子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家长是将他的时间用在围棋上、用在钢琴上还是用在文化课学习上,都是需要考量的。时间花在哪里,哪里就出成绩。

在早期的时候,成为职业棋手的价值是要明显超过成为清华北大学生的。第一,职业棋手有编制。第二,收入和社会地位也高,知名度也高。第三,如果想去读大学,就可以入读清北复交这些顶级高校。第四、还能结识社会顶级圈层的人脉圈。这被认为是通向人生成功的一条通天捷径。

但是近年来就不一定了,现在的职业棋手都要靠自己打比赛挣饭吃了,已经没有编制了。但是如果是985的学生,想考一个编制还不是特别难的。能定段的棋手智商都很高,将学棋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考上一个985大学应该还不是很难的。

如果低段职业棋手的未来就是去教棋,那还不如从小培养孩子考985考编,人生更有保障。

因此在让家长去选择让孩子当一个低段棋手,还是上一个985大学,可能很多人会选择上985大学。这就影响了一些高智商孩童学围棋的热情,从而影响到中国围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