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在历史的长河中,高平陵之变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后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往往会对曹爽在事变中的表现感到疑惑与惋惜,期望他能奋起抵抗司马懿的夺权之举。当我们深入剖析当时的局势,便会发现曹爽放弃抵抗实则是多种不利因素交织下的无奈选择。

从双方所掌握的武装力量来看,司马懿在事变前已精心布局,占据了显著优势。早在公元 239 年,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便被任命为洛阳城内禁卫军的中护军,这使得禁卫军的力量在事变前已被一分为二,司马师掌控了其中一半。公元 249 年 2 月,曹爽携皇帝曹芳前往高平陵,尽管他三兄弟全部出城,但出于对城内安全的考虑,不可能带走全部禁卫军,而隶属于司马师的那部分禁卫军自然被留在了城中。同样为防止城内变故,曹爽也必然留下了部分嫡系禁卫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变爆发后局势的发展对曹爽愈发不利,一些德高望重的大臣站在了司马家族一边,如曾在禁卫军任职的蒋济等人,他们凭借威望在关键时刻使曹爽留守洛阳的禁卫军迅速瓦解,转而倒戈相向。这样一来在禁军体系内,司马懿便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此外关于司马懿三千死士是否为司马师手中的中护军禁卫军虽尚存争议,但即便不算这部分力量,司马懿所掌握的武装力量也已十分可观。而且司马懿在第一时间攻占武库,使其武装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原本可能只是民兵性质的队伍瞬间成为装备精良的正规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曹爽在得知事变的第一时间,他虽迅速做出应对召集了数千武装力量,但这些人马却存在诸多致命隐患。他命人伐木制作鹿角,摆出防守态势,这表明他从一开始就缺乏主动回击的勇气与底气。更为关键的是他手中的数千人马是屯田兵和披甲兵的混编部队,这意味着他出城时所带的具备战斗力的禁卫军数量极少。在慌乱之中,他只能临时召集高平陵周边的屯田军。冷兵器时代,封建王朝的军备管理极为严格,闲时的禁卫军大部分都不配备武器,铠甲弓箭等尖端装备均存放于武库,战斗力本就较弱的屯田军更是如此。而曹爽远在城外,周边并无武库,这就导致他所征集的屯田军很可能手无寸铁,毫无战斗力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司马懿与曹爽两大派系的武装力量对比悬殊,司马懿手握半数以上的禁卫军,还可能拥有一支装备精良的民兵武装;而曹爽仅有少量禁卫军和数千缺乏战斗力且未配备武器的屯田兵。如此巨大的差距,让曹爽在军事上已基本失去了反败为胜的可能。

在这一过程中,桓范的出现曾给人一丝希望。他手持大司农印信出城,极力劝说曹爽前往许昌,试图另起炉灶与司马懿对抗。但这一建议实则存在致命硬伤。高平陵与许昌相距近 200 公里,曹爽即便急行军,最快也要两至三日才能抵达。而司马懿在完成夺城后,其特使能迅速前往曹爽大营,这表明司马懿与曹爽之间的距离更近。这就意味着,曹爽率军前往许昌途中,大概率会遭到司马懿一派的截杀。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对付一支半数以上缺乏兵器的军队,结果可想而知。曹爽不得不考虑这一现实风险,毕竟他不仅要为自己的命运负责,还要顾及同行众人的安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一个长期被后人忽略的细节是,与曹爽同行的曹芳在整个事变过程中一言不发。当时曹芳已 17 岁,并非年幼无知的儿皇帝,他的沉默不语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他也倾向于支持司马懿。这使得曹爽在政治上失去了最重要的一张王牌,失去了以皇帝之名号召天下的可能。身边最具号召力的皇帝选择冷眼旁观,曹爽陷入了极为孤立的境地。

同时曹爽及其属下的家眷皆在洛阳,这也是他不敢轻易反抗的重要因素。一旦他决定反抗,转移家眷途中必然会遭到司马懿的拦截,这无疑会使他们陷入极度危险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曹爽部下的态度也变得微妙起来。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曹爽犹豫不决时,其兄弟也沉默不语,众人显然都没有决一死战的决心。他们深知,在实力悬殊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贸然反抗,不仅难以取胜还可能导致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曹爽在高平陵之变中放弃抵抗并非懦弱之举,而是在手中无反杀之力、政治上失去支持、家人面临危险等诸多不利因素下的理性选择。这一事件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曹魏政权内部权力斗争的复杂性与残酷性,也为后世研究三国历史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案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