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题图|视觉中国

互联网正在回归它本来应该有的模样。

继9月初淘宝接入微信支付,之后京东物流进淘宝,互联互通再迎标志性事件。上个月底,京东APP开通支付宝付款,目前,部分用户已经能在结账时看到支付宝选项,还可使用余额宝等工具。这是时隔13年后,京东重新接入支付宝。

互联互通进入第三年后,在竞争最为紧张和激烈的互联网巨头间,国民级APP们拆墙、敞开和接入的动作,不断提高着互联互通的含金量。

对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在APP孤岛们中来回切换的用户而言,科技巨头们看似突然的开放多少让人有些讶异和惊喜,但对于推动、落实互联互通的科技公司而言,开放是更加符合自身利益的明智之举。

因为,在“内卷”中挣扎多年后,没有人比企业自身,更懂得开放的价值:把自由流动的权利交还用户,其实也是卸下围困自身的枷锁。

在一个更加尊重常识和规则的市场,竞争的重点,必然回归产品和服务本身,尤其在流量红利消逝的时代,收回目光,让自己更好,比画地为牢、故步自封,更加有效。

推倒互联网的“柏林墙”

坚冰消融,比想象的还要快。就在京东和支付宝时隔13年再度牵手合作的同时,eBay也与支付宝开启了合作。

近日,支付宝也接入了知名国际电商平台eBay。中国内地消费者在eBay网站和APP购物时,可以直接用支付宝买单。

京东和支付宝的断联,要追溯到2011年,该年8月,京东、支付宝宣布合作到期,此后,支付宝从京东商城的支付可选项中消失,支付宝账号也无法再登陆京东,一道无形高墙就这样横亘在一个头部电商平台和一个头部支付平台间。

eBay与支付宝的分手同样始于2011年,该年6月30日,eBay关闭了第三方支付系统。同年8月,eBay旗下支付平台PayPal(贝宝)停止为速卖通提供支付服务。

彼时,移动互联网正处于流量红利正盛之时,对“此消彼长”的恐惧,推动着科技巨头们在原本开放的互联网上建起了一堵堵围墙。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流量红利尚存时,圈地策略能够阶段性蓄积起自己的池子,当源头活水已断,这样的做法就不再是明智之举。因此,表征上,互联互通是一场由监管推动的自上而下的行动,实际上则是商业体们在新市场环境下,选择以更加有效率的方式应对竞争的自驱行为,这也是大厂拆墙、开放合作能够成为当下移动互联网主旋律的底层原因。

在这一轮的拆墙开放中,支付宝算得上是一个“样本”。

早在去年6月,用户就可以在支付宝内通过小程序使用美团充电宝以及美团点餐,随着京东、eBay重新接入,支付宝的合作伙伴已经汇聚了包括阿里、京东、美团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头部大厂。

即便在互联互通已经大力度推进和落地的当下,能如支付宝一般做到集合众多头部大厂的平台生态,也是不多见的。互联互通在支付宝这得到了最具象化的体现。这是因为,于支付宝而言,开放一直都不是迫于外力做出的无奈选择,而是一个早已写进战略的关键词。

开放是出路也是初心

之所以会走在互联互通的前沿,与支付宝在三年前的选择相关,背后,则是支付宝对底层发展逻辑的重新思考。

三年前,支付宝将“开放”放回到战略中心,在2021年下半年的一场服务商大会上,支付宝宣布平台开放模式由“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相结合”,强化为“去中心化为主,中心化为辅”。明确了商家私域的主角地位,平台公域则是“配角”。

资源分配的倾斜和相关规则的确立,是平台意志最真实的表达。

在“去中心化为主,中心化为辅”的战略明确后,支付宝首页“九宫格”中原先口碑、饿了么等阿里系的应用位可被用户编辑调整,取而代之的是“我的小程序”进入了首页黄金位。2023年,支付宝首次围绕APP产品建立独立事业部,重新调整APP流量整体分配、打破业务部门对流量的垄断是重要工作之一。

把开放进行得如此彻底,源于支付宝对自身发展的思考。

支付关涉钱的流动,涉及复杂的技术、风控、监管,是门槛很高的生意。同时,支付又是刚需,是许多线上商业模式得以实现的基础支撑,有巨大的用户粘性和坚硬的竞争壁垒。这两个特点让移动支付的先行者支付宝聚集了10亿量级的用户,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

支付宝曾经试图把自己变成一个服务提供者,直接服务平台内的数亿用户,但支付作为交易的最后一环,虽重要、不可或缺,却又游离于具体的商业细节之外,一个平台很难事无巨细地把控好不同服务的每一个细节,把流量攥在自己手里,既不能为用户带来最好的体验,也无法以最高的效率兑现自身的商业价值。

与其下场做运动员,不如回归本质,把自身基础设施的长板放到最大。去铺赛场、拓通路,这是比下赛道取得某个单项胜利的前景更为广阔、更有价值的事情,这也是支付宝更为擅长、更值得去做的事情,因此开放势在必行。

2023年,蚂蚁集团首提“支付宝双飞轮”战略,一手推动支付宝支付能力的基础设施开放,一手推动平台能力和流量的开放,即数字支付、数字互联两大业务并行,为商家提供更好的支付、营销、交易等服务。双飞轮战略下,支付宝与大厂们的互动显著增多。

快手、拼多多陆续接入支付宝的支付和先用后付服务,曾与支付宝在本地生活领域缠斗多时的美团也随之进入:美团单车、到店业务开通支付宝小程序,外卖、酒店等美团核心业务,全线入驻支付宝,美团APP内的支付宝支付也悄然重现。在支付宝回归京东之前,京东京造、到家已经通过小程序的方式在支付宝开展运营。

今年年中,支付宝开始大力推广“碰一下”支付,也用开放的模式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合作了华为、小米等智能手机和硬件大厂。

在今年3月蚂蚁集团组织架构重组中,“支付宝双飞轮”作为蚂蚁集团三大战略之一被再次强调。扩大朋友圈的路,支付宝还会坚定走下去。

支付宝诞生的起点是淘宝,但支付宝的终点不是淘宝,这是从支付宝诞生始就非常明确的事情。2008年,支付宝团队在年会上提出“上天、入地、出海”的口号,将担保交易能力全面开放给包括京东、卓越在内的交易网站,以“蓝盾计划”启动了开放。

此后,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阿里巴巴战略发展的需要,让支付宝的发展路径曾有过摇摆。如今,走过20年发展历程后,在移动互联网的新生态环境下,支付宝回归了初心。

竞争不是只有零和博弈

支付宝的开放会带来什么?这可以从对外和对内两个维度来看。

作为用户规模达十亿量级的国民应用,支付宝开放最直接的影响是,平台们都有了获得更多增量用户的新通道,此前微信支付进淘宝已经做出示范。

据QuestMobile数据,在淘宝宣布接入微信支付的9月,淘宝APP新安装用户量同比增长55%,达过去四年最高值,月活跃用户规模上,9月淘宝新增1867万,总月活规模达9.44亿创历史新高。类似情形也会在京东和支付宝的合作中上演,支付宝的接入,为京东提供了注入增量用户的新通路。在流量红利消逝的背景下,这样的增长尤为可贵。

从更全局的视角看,互联互通下,靠砌墙圈住用户、抢夺用户时长的竞争策略失效了,用户的自由流动会让APP们的分化愈加明显。

当前,国内互联网二超多强的流量格局比较稳定,微信、支付宝等头部APP集合了多种功能,在用户的使用习惯里已成为次操作系统般的存在,而购物、出游、出行等为解决某个特定需求存在的产品,以提供更加深度和个性化的服务,也获得了各自的用户群。对于一些频次较低的浅层需求,说服用户下载单独APP的成本已经太高。

开放战略下,支付宝不仅拆掉了与对手的墙,更拆掉了内部的墙,一方面开放自身的巨大流量池,另一方面开放更多组件和端口,将自身能力变成一个个原子化服务,提供灵活运营和长期深耕的空间,提高平台兼容性,最大程度服务于合作伙伴。

垂类平台们能够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运营和服务能力上,不必再为获取流量而烦恼,资源的投入产出得以最大化,用最高的效率去应对最艰难的竞争。

超级APP的平台能力、用户规模为许多垂类、浅需求应用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增长可能,与此同时,支付宝的商业生态也会得到反哺。

根据QuestMobile报告,支付宝小程序月活用户规模同比增速为6.3%,位列全行业第一,作为国内第二大小程序生态,目前支付宝小程序规模已达400万个。

当生态愈加繁荣,支付宝之于用户的价值也会提高,用户粘性增强,支付宝的护城河也会越来越深。而且,更多场景与支付宝的结合,还会带来更多的商业可能性。

互联网人口增长接近瓶颈,从封闭走向开放,考验的不仅是平台们面对变化的勇气,还有应对机遇与挑战的智慧。

通过大力拆墙、广交朋友,支付宝为更多合作伙伴提供了触达用户、完善服务的通道和空间,也扩大了自身商业想象,实现了全局利益的最大化。

竞争不是只有零和博弈,开放也不是此消彼长。

支付宝的开放是互联互通趋势下,诠释市场新竞争逻辑的一个生动案例,作为主动拥抱变化、乃至推动变化发生的力量,以开放谋发展的支付宝,在为自己创下更大想象空间的同时,也为移动互联网的商业版图,注入了活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