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做好基层民族工作,滨城区打造“丹若同心 榴花绽放”的基层民族工作品牌,围绕品牌建设开展“五个一”工程,积极构建城市民族工作“互嵌式”发展模式。不断推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努力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构建一套综合管理体系

构建“1+6”工作格局,打造网状、全域综合管理体系。“1”是建立一个区级工作协调体系,即成立区、街道、社区三级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搭建“1+10+N”民族工作网络,在区、街道、社区成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变“部门负责”为“齐抓共管”,构筑“全域化”格局。“6”是建立政府牵头、家庭成长、学校提质、企业体检、农村实践、社区服务的“六位一体”协调机制,通过联系交流、联谊互动、帮扶助学、就业创业等模式,实现由“单向管理”向“社会协同”转变。

通过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1+6”工作网格优势,压紧压实全区上下抓民族工作的政治责任,民族团结进步的工作体系越来越坚实。

织密一张纵横管理网格

线上成立滨城区一网统揽综合慧智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线下织密基层管理网格,建立微组织,提供微服务,开通微热线;在学校、社区、企业、村居、幼儿园开展示范创建,实施“建立一个同心园、搭建一个宣传载体、落实一项为民项目、举办一次知识讲座、建立一处民族公园、开展一项共富项目”的“六个一”模式,发挥网格“社会化”功能,实现由“单一服务”向“共建共享”转变。

围绕“六个一”模式,打造城市民族工作“榴红矩阵”,建成同心街区1处,红石榴驿站13处,民族团结主题公园8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基地3处,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共建活动36场,引导各族群众在交流互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滨城区第三实验小学、滨城区市中街道文汇社区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打造一片特色工作亮点

聚力空间、文化、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六个互嵌”,打造“和谐共居促交融、互鉴共学促认同、社区共建促善治、资源共享促心安、平等共事促发展、幸福共乐促团结”的“六共六促”工作法。

针对基层民族工作中的痛、堵、难点问题,建成滨心榴语调解室,探索“六解六结工作调解机制”,开展法律援助和“以案说法”法治宣传活动40余场,先后帮助50余名少数民族同胞调解家庭纠纷、夫妻矛盾等问题。依托社区“黄河大妈”“流动板凳会”等调解服务队,累计调解各类纠纷140余起。

在全区中小学打造“一校一品”,举办“榴红少年·同心逐梦”各族青少年研学交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苗行动”,成立“红石榴青少年宣讲团”34支,宣讲团成员349名,深入挖掘打造具有滨州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依托各乡镇街道产业优势打造“一街一品”,举办“榴红节荟”“红石榴集市·非遗好品展销”等活动,以各族传统节日为载体,举办民族团结联谊会100余场,手工编织、茶艺、剪纸等非遗培训86期,以活动团结力量、凝聚人心,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郁。

开展一批为民服务活动

滨城区坚持互融互通、互促互进的思路,深化对青海省祁连县的对口支援工作,组织6次对标学习,不断更新挖掘乡村振兴、科研人员等高质量人才资源,推动援祁干部接力奔赴,主动服务和融入援青工作大局。

为加速滨祁两地特色产业线上流通,打造“滨祁之路”电商直播平台,邀请电商达人进行直播带货,将青海祁连县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线上销售,大幅降低流通成本,帮助祁连县农民增收致富80余万元。

发动民主党派、统战团体组建“滨滨妈妈”志愿团队,服务滨州一中青海高中班学生,为他们提供医疗、教育、文化等帮扶,相继开展“花开齐鲁石榴红 团结奋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青”满端午 “滨”爱如归庆端午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该案例登上2024年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并在全国推广。

寻求一条服务发展道路

结合滨城区特色打造“一黄三环一中心”的民族共富地图,一黄是沿黄河产业带,包括市西街道小街湾,市中街道多肉、牡丹园,梁才街道十里荷塘、张王民宿和农业采摘等黄河文旅产业;三环是沿东外环、永莘路、西外环五个乡镇街道建成的不同农业示范区;一中心是位于中心城区的商圈经济和微工厂项目。

以共富地图为载体,叫响“同心共富”品牌,形成“农文体旅”“社企合作”多种形式融合发展模式,三河湖万亩菊花、杨柳雪鱼菜菌共生等项目助农增收8000余万元,其中“三河湖共富茶”获评“中国茶品牌助推乡村振兴十大优秀案例”。

在全区建成1个区级心理健康赋能中心、15处社区心理咨询室、45家社区微工厂、70家社区食堂、22处医保服务站,帮助80余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解决入学难题,着力构建起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区环境,民族团结进步的真挚情感越来越深厚。

记者 张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