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作为少见的伟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的一笔,他将永远被中国人民牢记和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地看,毛主席领导中国可以概括为两大功绩:

建立新中国,使得中国社会实现由“乱”到“治”。

纵观中国历史的演变,“乱”与“治”的转换贯穿整个过程。由“治”到“乱”意味着秩序失衡,也就是一个时代的湮灭。而由“乱”到“治”则代表着秩序重归,也就是新时代的开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一旦秩序重归,中国历史便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太平盛世往往自然天成。当然,这种从“乱”到“治”的转换并不容易,需要近百年的挣扎与调整,其过程可谓厉兵秣马、大浪淘沙,最终只有集聚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于一身的“政治团体”,才能真正担起“治”的重任。

汉、唐、明等大一统的王朝的兴起无不遵循这样的历史规律。

清代中后期,各种社会矛盾已经十分尖锐,社会的运行已经濒临从“治”到“乱”的界点。外来的“坚船利炮”客观上加快了这种历史周期的转换速度。

在清王朝无力掌控局面,乱世将至的形势下,如何重整乱局,实现社会由“乱”到“治”,就成为中国历史演进的“历久弥新”的时代之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历史上所经历的那样,应答者前赴后继,既有满清遗少们的垂死挣扎,也有走马换灯的北洋军阀时代,更有四分五裂的国民党时期,但都没有担负起“秩序重归”的重任。

直到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进入历史舞台,这个时代之问才看到了解决的希望。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的郑重宣示,就像一把利剑,穿透历史的空间,正式宣告久违的社会秩序终于回归,一个新的历史纪元由此开启。

实现从“农耕经济”到“工业经济”的历史性转换,剜掉历史穷根

如果说找回秩序,实现“乱”到“治”的转换,带有明显的传统印记,那么从“农耕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转换则是开天辟地的历史新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汉以来,中国社会农耕经济为本的特征根深蒂固。近代以来,我们在应对西方国家的挑战中屡屡受挫,最终累积成深重而又严峻的民族危机。

这种毫无还手之力的屈辱时代,被梁启超先生称之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变局的根本就在于,延续2000多年的农耕经济,并以此为基础的社会架构已不可持续,新兴的工业经济才代表未来和方向。零散的农耕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较,具有明显的迭代劣势。

胡秋原先生在总结近代以来中国探索救亡图存的艰难历程时,就不无痛心的说道,工业化才是中国和西方的根本差距。

这可称得上是近代以来中国上下的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推进工业化,并实现现代化就成为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时代命题。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的指挥和领导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终于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工业化步子加快迈进,2000年中国制造业成为世界第四,2007年世界第二,2010年登上王座成为第一,此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比第一的位置一直没有旁落。

正是这种史无前例的工业化,彻底剜除了积贫积弱的穷根,让中国焕发了历史新颜,积攒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