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难得君
最近一段时间,俄军从被动防守转为疯狂的进攻,伤亡人数屡创新高,我们来看看数据。
过去的10月份是俄军近三年来伤亡最惨重的一个月,平均每天有约1500人伤亡。11月11日,俄军单日损失创最高记录1770人,总损失人数突破71万。
在此之前,第二高是是5月13日,1740人。第三高是10月21日,1710人。第四高是10月26日,1690人。第五高是11月9日,1660人。
探究俄军激烈反击的根源,在于川普若上台,或将介入调解俄乌冲突,促使普京亟需在其上任前积累更多谈判优势。
俄乌之间的冲突,若以现代战争的标准衡量,实则略显陈旧。尽管无人机被广泛运用,但战场上的多数武器装备仍停留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炮兵与坦克构成了战斗力的主体。
时间推到2024年初,战争初期的俄乌炮火力量对比悬殊,达到了8:1;然而,至7月,这一比例已缩减至3:1;进入10月,更是进一步缩小为2:1。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北约对乌克兰强有力的支援在发挥着关键作用。
俄罗斯与欧洲在工业实力上的巨大鸿沟,直接导致了俄军火炮精度的显著落后,相较于乌克兰而言。为了维持双方对峙中的力量平衡,俄军火炮的数量至少需达到乌军的3倍以上。
不仅在火炮技术领域,在无人机领域,乌克兰同样在欧美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无论是在数量还是技术上,均对俄罗斯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在乌克兰投资的四家工厂中,已有一家启动生产,预计明年初将向乌克兰军队交付首批世界顶尖的步兵战车。
近日,泽连斯基宣布,乌克兰在今年已经成功生产了一百枚导弹,并且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他强调,今年乌克兰在“多个关键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些领域涵盖了自产大炮、弹药、枪械以及无人机等武器装备。泽连斯基特别指出,“我们已经迈过了生产100枚导弹的重要里程碑”,但出于保密需要,未能透露更多详细信息。
他还透露,目前全国已有800家公司正全力投入到为乌克兰军队制造武器的任务中。此外,泽连斯基还提到了盟友为乌克兰的军工行业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并表示乌克兰正在积极寻求与更多外国伙伴开展此类合作。
反观俄罗斯,为了维持这场侵略战争,已将超过40%的财政支出用于国防,即便如此,仍难以弥补前线俄军的战损消耗。这个昔日的超级大国,如今竟也需向外求援。其炮弹的60%来源于金家,10%则来自哈没内衣,但这两国的军火质量堪忧,精准度无从谈起,还不断的炸膛。
这三个难兄难弟被西方国家进行了长期制裁,根本就没有能力提高生产技术,在缺少相关技术和生产资料的前提下,弹药根本就无法保证质量。根据专家们指出,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低效、陈旧设备导致生产线上存在一系列技术性困难,这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的。
在没有武器优势的情况下,只能依靠人海战术作为最后的手段。
这个所谓的战斗民族,炮灰不值钱,历史上不乏以惨重代价换取胜利的战役。其战斗风格往往不顾及自身伤亡,即便是杀敌一百,自损千人也在所不惜。例如,1939年苏联在与芬兰的冲突中,便以10:1的伤亡比例迫使芬兰签订割地条约。
为了乌克兰的未来,泽连斯基展现出了深沉的责任感,他坚决不让年轻人轻易踏上战场。当前的乌克兰军队中,多数成员年龄在40至45岁之间,30岁以下的士兵数量相对较少。泽连斯基深知年轻人的珍贵,因此尽量将他们保护在后方。
然而,一个拥有4000万人口的乌克兰,即便能够在战场上战胜拥有1.4亿人口的俄罗斯,收复所有失地,甚至将普京逼至绝境,也必须正视一个严峻的问题:这场“惨胜”将让乌克兰付出何等沉重的代价。
从昨日落幕的欧盟峰会来看,欧洲国家普遍对美国能否真正放弃对乌克兰及欧洲的支持持怀疑态度,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地进行必要的准备与规划。
欧洲各国不愿将未来作为赌注,他们坚信,只要5亿欧洲人能够团结一心,击败俄罗斯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而一旦这一目标实现,美国在欧洲的主导地位或将受到严重挑战。
北约成员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国防开支的增长,力求将这一比例提升至GDP的2%以上,甚至更高。这一举措无疑是对当前安全形势的深刻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当前欧洲的国防开支尚未达到2%的水平,俄罗斯已经面临崩溃。若预算再度增加,俄罗斯靠什么来维系这场战争?
对于乌克兰的欧洲盟友而言,每年数百亿的援助虽然听起来数额巨大,但分摊到每个国家后,也不过区区几十亿。这样的投入,若能换来欧洲的和平与世界秩序的稳定,无疑是极具性价比的。毕竟,和平与稳定才是发展的基石,也是欧洲各国共同的追求。
现在,对泽连斯基和乌克兰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钱和武器,而是普京要和谈,乌克兰怎么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