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按 爱济南客户端策划推出短视频专题《追光·泉城》,聚焦“我们的济南”,寻找并擦亮自身独特的泉城特色,以新思维、新方式讲好济南软实力故事,折射时代背景价值,打造爱济南有人文关怀感、时代纪录感、新闻价值感的人·物系列短视频,汇聚泉城发展正能量,让城市轮廓线更清晰柔和。

赓续嘉庚精神 济南“侨二代”用教育延续传承 用书画链接纽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赓续嘉庚精神 济南“侨二代”用教育延续传承 用书画链接纽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身血脉跨越中国、印尼千公里,一笔书画绘就家乡泉城30年,一脉传承将“华侨”的身份落实为链接中外的纽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南泉城路背街的老巷子里,今年下半年新来了一个“侨二代”租客,他用自己的绘画专业绘就出一本《画说济南》,将自己的血脉延续记录成一部《旧时光》,把对文化传承的热爱和研究安置在盘下的这座老旧小院里潜心创作。他就是济南市侨联委员、济南第二中学美术教师——张国华。

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记者在这个不足50平方米的小院子里,看到了嘉庚精神作为华侨旗帜、民族之光散落在百年后的星星闪烁。

“难约”的美术老师

“按照安排我每周三、四、五有课,一、三、五晚上要辅导专业生,下周有个侨联的活动。”预约采访济南市侨联委员代表张国华时,他的时间总是很满,作为一名美术老师,他时刻把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放在首位。正如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陈嘉庚先生一样,他选择成为一名老师,也是希望能发挥自身专长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过繁华的泉城路,行经狭窄的鞭指巷,步行至双忠祠街,百年的韵味在一路新旧交替的瓦房小院间流露出来,在其中一间不起眼的小院里,记者见到了这位画过济南历史的“侨二代”。

“我叫张国华,是一名中学美术教师,国华两字是我的父亲从归国华侨4个字里面选取的,他是1955年回国的印尼归侨,他无悔于自己年轻时的选择,也让我们子女牢记归国华侨们心系家国故土,投身祖国建设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南,这座父辈用青春投身祖国建设的城市,已经成为如张国华一般的“侨二代”和下一代子女的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7年大学毕业以后,学美术专业的张国华渐渐将创作方向转向了养育他的这座城市,开始用文字和画笔记录这个城市的过往。参加工作后,作为生在济南、长在济南的一员,张国华将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感情寄托于走街串巷的采风中,用画笔和文字为30年的城市变迁留下印记。“近年来城市发展特别快,这些老街巷消失的也比较多,所以这也是基于这种情结,我把工作室又设在了老城区。”在准备搬来时,张国华发现一些老石板被当作渣土进行清运,“这几个台阶还是我们在渣土堆抢救的,一想到这些古城的旧物件要被当作垃圾清理,我就整晚睡不着,凌晨4点多起来写了一个建议建言,7点多就提交了,得到了上级及时反馈。老城区现在拆下来的老的大石板全部编号得整整齐齐,便于后期旧物利用。”基于对老城区的了解和熟悉,张国华近三年来围绕着古城保护民生等问题,建议建言40余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记录泉城历史的绘本作品《画说济南》正式出版,成为了解和宣传济南文化独特的名片。在他看来,很多新济南人,包括老济南人,并没有很多时间转转济南,更谈不上了解济南。“在济南上学的学生要了解本土的文化,我也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乡土情结、爱国情结,把《画说济南》开成校本课程,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如今作为济南市侨联委员,在对外友好交流活动中,张国华发挥美术特长,其画作成为推介济南、链接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文化交流纽带。

“小华侨”的乡愁

“周围街坊邻居都知道我爸爸是华侨,叫我‘小华侨’。”提起幼时的外号,张国华满是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从小在市侨联的关爱关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张国华小时候经常能在节假日见到侨联的叔叔阿姨来送米面粮油。“他们都很关系我的父亲,想为他们这一代老侨多争取点待遇。”

张国华的父亲来自印度尼西亚,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向全世界的华人华侨发出“祖国需要你们”的号召,五湖四海的华人华侨响应召唤回国,其中就有张国华的父亲张日安,他回到济南后被分配到黄台造纸厂成为一名技术工人,自此,就在济南待了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张国华的记忆里,他的父亲爱厂如家,对待厂里这些东西也像在家里一样,特别勤俭,比如研究在生产中一些仪器的下脚料,怎么再次利用,为国家节省资金,也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生产者。

“我的父亲话非常少,几乎不讲他之前的经历,印度尼西亚对我而言一直充满着神秘色彩。”儿子对父亲的天然依赖让幼时的张国华对父亲的家乡充满向往,而父亲临终回印尼看看的遗愿也成为张国华代父还家的念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年轻的时候,觉得祖国是他的家乡,几代人的家乡,他一定要回到祖国建设祖国;当他老了的时候,他的思念又从此地念及彼地,想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印尼,这是人之常情。”2017年,在济南市侨联的帮助下,张国华联系上了在印尼的姑姑、姑父,在其父亲离开故土65年以后,终替父亲踏上了回乡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济南之后,张国华写下了作为一名侨二代的真实成长历程——《旧时光》。他认识的归国“老侨”们,都像他父亲一样,分布在济南各个工作单位,年轻的时候忘我的工作,和他一样的侨二代在长大以后,对祖国、对侨联的感情依然深厚。“像我们这样的老侨子女,目前在各行各业都有,像我是教师,还有医务工作者等等,他们对侨联都有家人般的这种感情在里面,也在为侨界贡献着力量。”

想促成一个“大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绵延千里路,一颗爱国心。

爱乡爱国是弘扬嘉庚精神的核心,也是华侨生生不息的传承。

张国华对侨联的归属感在帮他找到印尼家人后感受到更为强烈。“我们侨二代长大了,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就要回报这个组织,如今我也成了侨联大家庭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作为济南市侨眷代表,张国华参加了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参会期间他穿上了印尼表哥送的印尼传统服饰巴迪克。“我把在人民大会堂前穿着这个民族服饰照片发给在印尼的亲友团,因为他们也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和变化,都为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

“同印尼的亲人联系上以后,他们对现在国内的发展也非常关注,因为印尼的发展相对慢一些,与中国的经济形成很大的反差,所以他们现在要和中国做生意,目前包括我的很多亲戚都和国内有经济往来。我印尼表哥他们一家人前一段时间到广州旅游,他们也是边旅游边看有没有合适的商机,据我了解,他们有迫切的愿望来中国学习汉语或者做生意,我也带了一个想去印尼发展的朋友一起去和他们转了转。”张国华在中间发挥的就是一个桥梁作用,把印尼的资源介绍到国内,也把国内的好项目推荐到印尼。同时,他也在借侨联委员去各地开会的机会介绍济南的发展机会给外地的侨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济南市侨联委员、槐荫区历下区侨联委员,张国华积极参与侨联组织的慰问老侨、中国侨联寻根之旅、市侨联南下侨乡学习等活动。

“今年是陈嘉庚一百周年诞辰,我参加了省侨联关于弘扬嘉庚精神的一个书画展,在创作中学习陈嘉庚先生的事迹,在思索陈嘉庚精神是什么。”

忠公、诚毅、勤俭、创新是陈嘉庚精神的核心内涵,这种精神激励着广大华侨积极参与祖国的各项事业,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张国华看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是离不开老侨当年用青春投身祖国建设的那段历史的,“身为侨二代,我们就更有责任和使命,把老侨们爱家、爱乡爱国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牢记他们用青春投身祖国建设的初心。我也将用画笔继续讲好家乡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侨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

策划:李永 张锋

执行策划:刘钦涛

记者:苏晓萌

视频:李想 魏天意

支持单位:济南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