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一揽子化债决议之后,外资公募如何看后市?

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自2024年起的未来五年内,每年将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解债务,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达4万亿元。此外,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将使地方化债资源增加10万亿元。

外资公募普遍认为,相关化债措施将有助于化解系统性风险,缓解地方财政压力,释放出更多资金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后续投资者可以关注化债带来的红利资产投资机会、高端制造相关机会,以及其他有望受益于经济和消费复苏的投资领域。

化债资金或能边际改善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认为,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化债的决议是9月政策调整启动后,财政政策中首次有可以大规模量化的细节得以落地。在宋宇看来,这次债务置换政策具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规范了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二是控制了系统性风险,三是对经济增长将产生实质性影响。

在宋宇看来,本次决议披露的政策细节,是对10月财政部新闻发布会上已经提及并经批准后的政策的进一步公布,而并非全部的财政政策,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明确表示,未来还将有多项财政措施陆续落地。他认为,短期内,政策的支持力度可能符合市场预期。然而,从长期来看,政策支持的持续性有望超出市场的普遍预期。与此同时,10月的PMI数据已经显示出经济增长出现了恢复的迹象,上游价格也有所上升,政策效果已经初现。

在富达基金的固定收益部副总监成皓看来,从今年开始至2028年安排了近10万亿元地方债化解隐性债务,这一化债安排的规模处于此前市场预期的中等偏高水平。不过,他也提到,对于市场期望较高的地产收储、消费刺激等方面,目前并无具体数字出台,悬念继续保留。

据成皓估算,在10万亿元的化债资金下,未来地方政府每年需要自行安排用于化债的财力支出约为4600亿元左右。2023年,地方政府动用自身的财力化债的规模约在6000亿—7000亿元之间,因此意味着未来地方政府每年能多腾挪出2000亿左右的资金用于其他开支,比如三保、民生、偿还企业拖欠款等,但这个数字在地方每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占比较低,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或边际改善。

总体来看,成皓判断,地方可能仍需解决部分余额及利息部分,对地方财力起到托底作用。发布会提及更多的收储、注资的细则仍在路上,仍需关注后续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来年中央政治局会议。

后续可关注受益于化债的红利资产等机会

回顾10月份市场,市场在政策转向后活跃度明显提升。在贝莱德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神玉飞看来,虽然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对市场产生了部分干扰,但是并未改变市场的乐观预期,高端制造、科技、“十四五”项目加速推进方向和市场成交量明显回暖的非银金融都受到了市场的积极关注。

展望11月,神玉飞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一揽子化债政策举措,进一步夯实了经济稳步向好的趋势。他积极看好几个方向:一是受益于化债的红利资产,二是自主可控的高端制造,三是“十四五”项目重启投资有望加速的细分行业,四是有望估值切换的稳定增长板块。

在贝莱德基金的基金经理邹江渝看来,11月预计会继续看到经济支持性政策的陆续推出,使得市场的流动性继续保持合理充裕。在他看来,在外围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支持内需产业升级、加快高端装备材料突破也将成为重要抓手,他将继续保持对中国先进制造行业的聚焦,优选竞争格局好、产业快速发展的方向和标的。具体而言,他会重点关注高端制造、装备、材料自主可控方向的投资机会,同时关注人工智能算力和应用,能源转型,以及其他有望受益于经济和消费复苏的领域。

在富达基金投资策略总监孟峤看来,本次会议的化债态度诚意十足,也清楚地给出了后续还款来源与还款节奏。对于地方来说,每年隐性债务偿还压力大大降低,有利于地方政府腾出精力完成经济增长任务。不过,相关地产和消费政策的预期在本次会议中并未提到,经济增量政策可能还需关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明年3月的两会。

联博基金表示,A股的中长期走向与国内的宏观经济及企业盈利前景关联度较高。以当前政策的支持力度及决心来看,国内经济有望回稳复苏并带动企业盈利增长。叠加A股估值仍具吸引力、A股上千家上市公司也具备广度及深度,因此A股依然充满可创造超额收益(Alpha)的选股机会。

责编:汪云鹏

校对:彭其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