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大师贝多芬的《月光曲》,实际上是1801年创作的《C小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原本并不是为了歌颂月亮,而是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他自己曾将此曲称为“具有幻想风格的奏鸣曲”,献给其恋人朱丽叶塔。俄罗斯作曲家鲁宾斯坦在听完后说:“此曲不像是在描写月光啊,月光要用朦胧、梦想、和平、温柔的手法来表现,而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却是彻头彻尾悲剧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也正如此,作者写这首曲时,曾在给他朋友威伯格的信中说:“我在这两年里过的是怎样孤独和悲哀的生活,你是无法想象到的。我的耳疾好像是一个幽灵,到处阻挡着我,我躲避着一切人,好像是一个厌世者。”所以,乐曲一开始,旋律就在中音区奏出,乐曲展开之后,旋律仿佛不定时而在高音区和中音区零碎出现,且慢慢地消失,剩下的是以三连音伴奏的流动音型,把贝多芬痛苦的心境,刻画得入木三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后来怎么就变成了“月光曲”呢?这首先要归功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由于他在贝多芬逝世若干年后,在刊物上发表了他的听后感,说:“乐曲的第一乐章使他联想起瑞士流森湖的月光,像湖面上荡漾着小船那样的情景。”经诗人这样一描述,又引来了一位热情的无名作者随声附和,编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鞋匠和失明妹妹会见贝多芬》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维也纳郊区的一幢破旧小屋里,住着一个鞋匠和他那双眼失明爱好音乐的妹妹。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妹妹正在弹奏一首贝多芬的钢琴曲,恰好贝多芬散步于此,寻声而至,并指导妹妹演奏。兄妹从美妙的琴声中得知演奏者正是大师本人,高兴之余,恳请大师再奏一曲。这时万籁俱寂,月圆如镜,贝多芬即兴而奏遂成此曲。

渐渐,故事越传越广,这首曲子也就成了《月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