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4G网络的全面铺开,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深度改变了。

虽然对白领、大学生等群体来说,用支付宝乃至线下扫码支付早已不新鲜,但随便什么年纪、什么阶层的人出门都只带手机不带现金,这还只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

火车票的购买方式逐渐网络化,直到取消了纸质车票;不少商家拒绝接受现金,只走支付宝和微信;学校、公司把教育、工作的许多环节放到了微信、钉钉上;疫情期间,出行要扫健康码……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智能手机了。

某种程度上,这种强迫所有人跟上技术发展步伐的做法也属于一刀切。

对于那些没有经济条件使用智能手机的人,那些没有小孩耐心教自己怎么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这种一刀切残忍且不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那些有钱也有能力使用智能手机,但就是因为某些原因——比如认为使用智能手机浪费时间、会使人弱智化——不愿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社会有权逼迫他们跟上时代发展脚步吗?)

也许我们可以学某条煽情口号喊一句:智能手机啊,请等一等你的人民。

但其实还有另一种更为积极的思路:既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某些公共服务都要求人们使用智能手机,那人们就有获得智能手机的权利。

也许你会说,人们当然有获得智能手机的权利,谁也没拦着你去买。好吧,为了澄清本文所说的这种权利,我们把相应的义务也说一下:共同体有义务向没有相应条件的人提供智能手机。

这种权利乍听很奇怪,因为我们一般认为,有无手机纯属私事,有条件就买,买不起就别买,谁也不欠着谁。

但请思考一下,在古代,谁也不认为人们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更想不到国家竟然会把接受基本教育设定为国民的义务,那时都是家里有钱就上学,没钱就放羊,谁也不欠着谁。

如何证成人们拥有获得某种东西的权利呢?

主要是两条原则:功劳和需求。

功劳很好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逻辑就是付出劳动获得回报;各种奖励就是取得突出成就获得相应奖赏。

但一些非常强烈的基本需求也能证成权利,比如每个人都想活下去,那么至少在现代社会,他就有权获得基本的社会救济。

首本采用AI技术的科普杂志!

《科学家少年》让孩子更加智能地学习

▼点击下图,即可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