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下午,北京街头依旧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熙熙攘攘的人们如往常一样、穿梭在车水马龙之间。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广播声却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原本还如浪潮般涌动的人群戛然停了下来。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于当天凌晨0时10分在北京逝世!”
广播声音渐渐消散,但每一个人却犹如听到惊雷一般。
虽然他们心中并不愿意相信,但木已成舟,人们最终也只能悲痛地接受这个现实。
等到追悼会结束之后,中央的工作人员便开始着手整理毛主席的遗物。
这并不是一件多么复杂、繁琐,或者说是沉重的工作,毕竟这位新中国的伟大领袖一生过着俭朴的生活,除了珍藏的许多书籍之外,并没有多少个人物品。
28岁的孟锦云眼含热泪,仔细地整理着,可没过一会儿,泪珠却再也止不住地滑落脸颊。
原来,毛主席的衣服大都打满了补丁,平日里也都是用牙粉刷牙。虽然身旁的人都劝说,让他改用牙膏,可毛主席却只是淡淡地回应道:“等什么时候全国人民都用上牙膏之后,我再换也不迟”。
任谁都难以想象,作为新中国缔造者、最高领导人,毛主席的日常生活竟和普通人无异,这或许就是他的伟大之处。
孟锦云努力克制着不断涌上心头的回忆,继续噙着泪水收拾着物品。
等到她打开床头的小柜子时,被一本厚重的书吸引了注意。那是一本《鲁迅选集》,从封面上的磨损程度看,毛主席生前对此肯定爱不释手。
出于好奇,孟锦云小心翼翼地翻看起来,可当书中夹着的一张纸条滑落后,她再度失声痛哭起来。
旁边的两名工作人员见状,赶紧走过来安慰,可当他们看到清楚地看到,孟锦云手中的纸条上署名是李敏后,强忍的泪水也不由得落了下来。
父爱如山,虽然无言,但却深沉而又伟大。毛主席对于子女、尤其是女儿李敏的关爱,正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
1963年,孔令华、李敏夫妇带着只有1岁的孩子搬离了中南海丰泽园。
当孔令华拖着一辆平板车,与李敏吃力地拉着行李准备离开的时候,毛主席的心情是极为不舍的。
李敏自然也看出了父亲眼神中的挽留之意,但还是挤出了一丝笑容,用略带哭腔的嗓音说道:“爸爸,我和令华会常来看您的”。
而毛主席蠕动了嘴唇,似乎有什么话要说,但沉默片刻后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在李敏转身的那一刻,分明看到父亲眼眶中的泪水。
离开中南海之后,孔令华和李敏暂时居住在兵马死胡同的一处平房里,贫苦的物质生活无法击倒她心中顽强的意志力,但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却犹如刀割一般,每当夜幕降临时划动着她的内心。
终于过了一个多星期之后,李敏再也抑制不住对父亲的思念,来到了菊香书屋。
父女二人经过短暂的离别后重逢,彼此之间都是欣喜的,毛主席甚至以为李敏打消了原先的念头,高兴地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和令华把东西收拾一下,还是住在松寿斋”。
闻听此言,李敏却久久未语,直到毛主席投来疑惑的目光,她才抿了抿嘴唇说道:“爸爸……我这次来是看您的,并不打算搬回来”。
话音落下,房间里陷入寂静。
好一会儿之后,毛主席蓦地点了点头,并没有再多说些什么。
看着父亲渐多的白发、以及微微佝偻的背影,李敏暗下决心,只要有时间就回来看看,多陪陪已经年迈的父亲。
可往往事与愿违,不久之后,李敏和孔令华出入中南海的通行证件就被收了回去,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只能徘徊在新华门前,却无法进入其中。
对于此事,李敏从来没有过多提起,毛主席也毫不知情。
由于平日里工作太忙,毛主席每当极度思念李敏时,也只能安排小女儿李讷代替自己前去看望。
每当李讷出门时,毛主席总会给她一些钱,然后仔细叮嘱道:“路上买些水果、牛奶给姐姐送去,她现在日子过得苦……”
对于父亲的嘱托,李讷总是认真地去完成,有时候甚至还会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多买一些东西给姐姐送去。
对于那段经历,李讷晚年时曾回忆道:
“爸爸想起姐姐,就让我代他去看望,姐姐在大学,我去看过她,她那个时候做化学实验,硫酸烧得裤子上都是洞,当时我去看过她,以后又看过她几次,我们姐妹是挺好的,她住在兵马司,后来又搬到景山后街。至少有两三次是父亲正式叫我去看她。我坚决执行,按父亲的意思去看。”
后来,李敏接受组织上的安排,从北京远赴河南遂平县莲花湖的“五七农场”参加劳动。
那两年时间里,对于李敏来说是极度煎熬的时光。
她每天除了要克服高强度体力劳动带来的身体痛苦,还要时刻将对父亲的思念深埋在心底。
毕竟在以往,李敏运气好的话还能进入丰泽园,在父亲身边陪伴一会儿。可现如今,她独自一人远赴河南,根本没有机会再见到父亲。
每当夜幕时分,劳累了一天的李敏总是会坐在农场的草垛上,她背对着身后殷红的夕阳,朝着东北边眺望着天际。
时间来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李敏还像往常那般扛着锄头走在田埂上,一声突如其来的呼唤让她泪湿了双眼。
“咱们可以回北京了!”
李敏赶紧回过头,看着一名同样在农场劳动的小同志兴高采烈地奔来,连忙拦住问道:“可以回去了?”
而那名小同志则极其坚定地点了点头,随即说道:“刚接到的通知”。
不久之后,李敏便在组织上的安排下回到了北京,但由于种种原因,她并没能第一时间去看望父亲。
每当提起此事时,她总是会哽咽着呢喃道:“我从1971年末回到北京,一直到父亲去世,只见过他三次”。
第一次是在1972年初。
那时,新中国开国元帅陈毅逝世,作为有着多年革命情谊的老朋友,已经年近八旬的毛主席不顾众人的劝阻,强撑着孱弱的身体来到了追悼会现场,送陈老总最后一程。
在追悼会上,毛主席惋惜地陈毅元帅的遗孀张茜说道:“陈毅同志是个好人,他不在了,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随后,毛主席又苦口婆心地对陈老总的几个孩子说道:“你们要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努力奋斗,为新中国的建设做贡献、立功劳,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或许是由于太过悲痛,在参加完追悼会后,毛主席便生了一场大病。
当时,已经搬到景山后街居住的李敏得知消息,当即赶到中南海,来到了父亲的身边。
多年未见的女儿出现在身边,毛主席极为欣慰,他宠溺地拍了拍女儿的额头,用极其虚弱的声音说道:“娇娇,这么多年你也不来看我……”
听到这句话,李敏的泪水如决堤一般涌出,她张了张嘴、本想回应一句,奈何此时却说不出话来,只能用力地点了点头。
这次见面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考虑到毛主席身体虚弱、需要休息,李敏便很快离开了。
后来,李敏曾再次来到中南海新华门前。
她对于父亲的病情十分担忧,迫切地想要再去看望一番,可由于她没有通行证明,警卫们只好无奈地将她拦了下来。
第二次是在1975年7月。
当时毛主席接受了一次眼部手术,李敏匆匆赶来看望。
由于手术刚刚结束,麻药效力还未完全消退,毛主席尚未苏醒,李敏只好向医生询问了一番情况后离开。
第三次见面是在1976年中旬。
彼时,毛主席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中央的同志们只好将他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而李敏无意间从一份文件上看到了这一消息,她不顾丈夫孔令华的劝说、以及医院警卫们的阻拦,冲进了病房。
看到房间内满是大大小小的仪器,父亲则紧闭着双眼、躺在中间的病床上时,李敏一时间难以接受。
她小心翼翼地走到床边,稍稍俯下身子、在毛主席的耳边轻轻呼唤了一句:“爸爸……”
见毛主席并没有回应,李敏的心头免不了感到一阵失落,就当她不知该如何是好时,一个熟悉而又温柔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娇娇……是你来了吗?”
虽然声音很微弱,但还是被李敏敏锐地察觉到了,她赶紧蹲下身哭喊道:“爸爸,是我啊,我来看您了”。
由于病情恶化,毛主席的视力下降十分严重,只能大体看到身旁模糊的人影。
虽然身体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但当他听到女儿的呼唤后,脸上还是努力挂起一抹微笑。他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摸索着,如往常一样宠溺地拍了拍女儿的额头。
感受到父亲手上的温度,李敏赶紧拭去眼角的泪水,她不想父亲在承受病痛折磨的同时,还要为自己担心。
过了好一会儿后,毛主席才艰难地开口问道:“娇娇,你今年多大来着?”
“41岁了”,李敏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可谁知,毛主席竟缓缓摇了摇头:“哪有41……你分明40岁了嘛”。
李敏明白,自己所说的是虚岁,而父亲所说的则是周岁。
见父亲思绪依旧清晰,她这才堪堪放下心来。
此次看望结束之后,李敏便向组织上申请,希望能够留在医院多陪陪毛主席,但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人们担心这样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诊断和治疗,便婉拒了这一请求。
之后,李敏便再也没能看望过毛主席,直到1976年9月9日清晨,她突然接到了中央办公厅打来的电话。
“喂,是李敏同志们,快来医院一趟吧”。
电话挂断的那一刻,李敏的思绪也犹如一团乱麻。
虽然对方并没有说什么事情,但从急促的语气可以听出,父亲出事了。
果不其然,等到李敏慌张赶到的时候,毛主席已经永远闭上了双眼。
父亲的溘然长逝,对李敏来说是极其沉重的打击,但她此刻只能无力地扑在床头,哽咽着呢喃道:“爸爸……娇娇来了……”
毛主席的追悼会结束后,中央办公厅便开展遗物整理工作。
当一直照顾毛主席日常生活的孟锦云走进菊香书屋,从床头柜子里发现了一本《鲁迅选集》后,也饶有兴趣地翻阅起来。
就在这时,一张纸条从书中掉落,等到孟锦云捡起看过之后,竟不由得失声啜泣起来。
那正是1975年春天,李敏得知毛主席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后写的一封信。
“爸爸,听说您最近身体好转,女儿十分高兴。您让我读的这本《鲁迅选集》,我已经都读完了。什么时候,我想和您谈谈读这些杂文的看法,这本书里您画了不少符号,写了一些评注,我都仔细看了但有些地方还是不明白什么意思,我想抽空找您问问。
祝愉快,您的女儿李敏”。
从这封简短的信件可以看出,李敏对于父亲的惦念与牵挂。
而毛主席在收到信后,心中自然也是欣慰的。
恰巧他的书房中就有一本《鲁迅选集》,为了日后能和女儿好好讨论这本书,毛主席特意将这封信夹在书中。每当想念女儿时,便看看这封信,然后再将这本书翻阅一番,期待着下次与孩子的相见。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像人们期盼的那样,病情在不久之后再度严重,只能住进医院接受治疗,而那封信和《鲁迅选集》便被留置在了菊香书屋。
后来,孟锦云将这本书连带那封信送给了李敏。
而当李敏接到手中的那一刻,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她不禁感慨道:“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我付出的陪伴实在太少太少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