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宿舍,全员保研!”、“全寝保研×4,学霸扎堆出现”、“全员保研的学霸宿舍!”、“全部保研!这是什么神仙寝室啊?!”...
保研季刚刚过去,“全员保研”、“学霸宿舍”等宣传高频出现。
图片来源:微信“全寝保研”的相关报道
网友:挺好,但没必要这么炒,真的吵到我眼睛了。
点开文章一看,这些“学霸寝室”的舍友们拥有接近满分的GPA,堆积如山的奖状证书,还有多项论文专利成果等等。
图片来源:中青校媒
不可否认,这样的故事充满正能量,值得肯定。
但铺天盖地的“喜报”宣传背后,“全员保研”、“学霸扎堆”的叙事里,“优秀”的定义是否太窄化了太单一了?成绩优等生之外,还有那么多值得关注的青春鲜活故事呢?
1
“全员保研”、“学霸宿舍”
宣传铺天盖地
全网如此单调且同质化的宣传模板,其背后反映的是优秀评价的窄化;
将学术成绩视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或主要标准,把学历提升看作是最大的成功,但有一说一,这真的太简单粗暴了。
NO.1
宣传可以有,但优秀不只一种
“全部保研”与“学霸寝室”相绑定,已成为学校、官媒惯用的“榜样”塑造框架,这类新闻几乎随处可见。
一位已成功保研的同学吐槽道:“这么多年了,已经从审美疲劳到不明所以了。”
更有同学直言不讳:
“从小到大,教育都在鼓励我们要追求完美和优秀,可是却没有人教我们怎么面对平庸和失败。
这种套路宣传就是在传播焦虑、鼓励内卷,千篇一律的优秀,他们是很优秀,也值得学习,但是复制粘贴式的宣传可休矣。”
诚然,“全员保研”值得称赞,但不必反复炒作;而且“学霸宿舍”的宣传可以有,但不应仅此而已。
比起仅浮于表面,只关注他们获奖与成功经历,再配上几张摆拍的学习照片草草了事;
大家更渴望看到的是保研这场“漫长又孤独的旅程”,以及那些真实可触的故事。
图片来源:@日日若何
还有同学虽然保研了,但也清醒自问到:
“我是优绩主义的合谋吗?”
我并非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成功的,比我厉害的一些人甚至还会觉得我是失败者,但同时仍然有大量真实存在的羡慕者。
图片来源:小红书@陆朝颜
以及最重要的,升学保研固然优秀,但优秀的评价标准绝不止一种,太多优秀的个体值得关注。
比如有同学就主动放弃保研——
“我想着我应该去试着爬爬更高的山,做更想做的事,看看山的那边是不是有不一样的云。有幸家人支持,也不应该让敢冒险的自己那么早就被磨平棱角。”
有网友在评论区追问:“什么叫‘更高的山’?”
该同学回答:“想去的地方叫更高的山。”
图片来源:@又大一岁~
社会的聚光灯不应永远只聚焦在一小撮人身上,这些真实而鲜活的青春个体,带给人的触动一点不亚于铺天盖地的保研“喜报”。
NO.2
强化宣传,引发焦虑
刚开始,“全员保研”的新闻报道进入大众视野时,确实令人振奋,激发了众多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进取心。
然而,随着“全寝保研”、“学霸宿舍”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如同昔日的“高考状元”喜讯一般,原本正向的宣传,也在渐渐引发了焦虑。
图片来源:@小蛮的笔记本
不少在读大学生坦言,面对这类《全员保研的“神仙寝室”》文章时,心态已悄然改变——
“如果我还是个高中生,我会怀着崇高的敬意、敬仰、膜拜,仔细拜读这种文章;但我现在是大学生,看到这种文章只会让我更加焦虑迷茫。
感觉整个社会都在渲染读研是大学生的最佳归宿,是证明成功的最大衡量标准,是“最好的出路。只有金字塔尖的人值得被看见,而那更多样的众生都是不被提及的空白面庞。”
图片来源:@樱桃邮差
确实,“全员保研”、“学霸宿舍”的大肆宣传,不仅在无形中强化了“升学至上”的价值导向;
也强化了很多学生的焦虑,明明他们也很优秀,只是在单一评价标准中被视为普通。
当优秀不再仅仅是“个例”,而成为了社会的“范例”时,普通大学生难免会感到焦虑、自我怀疑。
这是铺天盖地的宣传,更让人担心的地方。
它褒扬了一部分人,也打击了另一部分人;
它让一部分人更自信,也让另一部分人更自我怀疑;
它让一部分人被看见,也让另一部分人更不被看见。
媒体聚光灯扮演的,从来不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而需要和普罗大众、广泛个体共呼吸、共振动。
要注视到更多人,要看到浪遏飞舟上岸的拼搏,也看到深一步浅一步去往旷野的背影;要看到成功的喜悦和欢呼的庆贺,也看到平静的眼神和熨帖的内心。
2
为了所谓优秀
活成理性而精确的炮灰?
对于“全员保研/上岸”、“学霸宿舍”的模板化宣传,一味推崇高分、绩点、名校,实际上是对教育初心的偏离。
现在踏入大学校园后,评价标准变得复杂多样,不仅要看绩点(学习成绩),还需综合考虑竞赛、科研、社会实践、英语水平、文体活动以及各类证书等多方面表现。学校将这些维度的表现换算成分数,总分靠前者有保研名额。
在这评价体系下,有人调侃说:“听到加分,‘DNA’都动了。”
图片:社交媒体上关于保研细则的讨论
为了顺利保研,“加分”成了大学生涯中最大的诱饵,学生们可以为之“上水课”、卷不喜欢的竞赛。
有同学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把大学生涯活成了一张“简历”。对于保研无用的事情,无论内心多么喜欢,她都会“理性而精确地将它们剔除出自己的人生”。
所以当“优秀”被固化为模式和标准,正如项飙老师所说:
教育系统正在批量生产炮灰,很多行动力非常高的年轻人,看上去非常忙,一天到晚要做很多事情,但他们往往会觉得这种忙是在消耗他的生命力;
因为他没有办法对自己生命燃烧的过程产生一种意识上的间隔,觉得他的意识完全被任务执行的过程所碾压,没办法从行动当中稍微抽身出来,去思考自己正在干什么、为什么干。
而教育,应是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主体性,应是打开学生个体差异和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看到并承认不断自我建设、自我塑造的孩子的优秀。
就像一位老师告诉学生:
大学最重要的,是重新认识自己、打破认知重塑自己的过程。
图片来源:@小西Sicily
“优秀”从不拘泥于某一个身份标签,而存在于每一个一直在自我建设的具体的“人”身上。
3
放下“通胀“的参照系,
选择前先“建设”自己
“专业排名前列、科研竞赛取得国奖、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这些相似的报道,正逐渐规范出一条大学生活的“标准路径”,将本应五彩斑斓、自由选择的大学生活,悄然压缩在了一个狭窄的框架内。
一位同学在社交平台上发表长文感慨——
“聚光灯永远照到单一赛道上那一小撮人身上,校园里的普通学生们,或者仅仅是没有走那条普适赛道的人就只能当背景板...…
从高中卷生卷死卷出小镇,到校园依然无时不刻被一个“优秀标准”环绕,所有人都告诉你要向“优秀”的人看齐学习,却没人告诉你怎么去寻找、去做一个内恰的自己。
图片来源:小红书
这个同学并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感受的人,外在的规范与劝诫,逐渐内化为部分学生内心的枷锁,让他们在未来的选择上犹豫不决,甚至在心中建立起了一套等级排序。
而教育真正需要做的,是引导他们放下那被过度炒作乃至通胀的参照系,以自己的方向建立“坐标系”,去成为自己。
就像一位自称小镇做题家的豆瓣网友@欧ring鞠,看到班里的同学或者出国,或者保研考研,或者考虑从事家里人推荐的就业方向。
而自己,不管再怎么努力,成绩一直吊车尾,考研考不上,出国更是没费用。个人职业规划上也比较靠后。
想通过一些商业竞赛去争取实习机会,一面二面就会被刷下来,因为别人家的才艺真的很多。
感觉自己拿到的牌都很差,别人有王炸,没有王炸的好歹也有个J或K吧,自己这种小苦哈哈啥都没有,一上来全是123。
但依然觉得:
作为一个铁子,相信自己会发光。
如今学了小提琴,学到10级,能拉巴赫,维瓦尔第的很多曲子,基本上是能上台演出的水平。而且重要的是,一直对生活、对人生保持高能量。
所以呀,世界在我们眼中不断展开,社会的评判标准、他者的声音并不重要,对所谓优秀祛魅;
成为自己的尺度和锚点,尽力地、作为“独立的个人”而走出去。
参考资料:
[1]红辣椒评论-“全员保研”“学霸宿舍”,别让学本位宣传窄化“优秀”
[2]真实故事计划-放弃保研的应届生
[3]长安观察-“全员保研”可以赞,但不必天天盯着炒
[4]红辣椒评论-“同宿舍全员保研”惹争议,套路化宣传当休矣
[5]新京报-不必用“学霸宿舍”全部保研,暗示“读研优于工作”
[6]凤凰网-疯狂的保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