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字要改,马上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74岁的朱德元帅,时隔50多年的时间,再次踏上了故乡四川马鞍镇的土地。物是人非,但他依旧抑制不住的激动,却在看见当地幼儿园门口的五个大字时变了脸色。

“五个字”是什么?为何让朱德揪着不放呢?

年少离家老大回

“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在老母逝世前连一杯水都没倒……”

这是朱德元帅在接受一次外国记者采访时说的话,言语中尽是心酸,因为他23岁就离家踏上了革命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9年,朱德考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这意味着他将要离家远走,临行前,与母亲依依不舍的告别。

朱德的母亲钟氏是一名传统妇女,一共生养了13个子女,其中5个因为家庭贫困被溺死,而朱德在2岁被过继给大伯父,才勉强维持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朱德逐渐长大,理解普通人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下的无奈,坚定了改变命运的念头,就这样走上了革命道路。

将军许国难许家,朱德这一走,就是51年。

最让他亏欠的是,生母钟氏在1944年病逝,但当时正值抗战时期,他无法赶到床前尽孝,让母亲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朱德才再次踏上回家的旅程。但他并非仅为了探亲,而是为了调查“三年困难时期”内基层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

当抵达四川仪陇县后,朱德看着已经完全变样的家乡,心中颇为感慨。

一生为民,值得铭记

很快,得知消息的乡亲们纷纷赶了过来,领导们也热情欢迎,说道:“朱军长回家了,一定要好好庆祝一番。”

可朱德立即回绝:“只吃普通的家乡饭就好,不要铺张,更不要浪费。”之后,便在乡亲们的带领下,视察当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有一件突发情况,让他有些不悦。

当时,朱德在前往县农药厂的路上,路过一家托儿所,看到门口挂着“机关托儿所”的5个大字,询问道:“难道只有机关干部们的孩子才让上学?农民的孩子就不让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边说边安排人,将“机关托儿所”拆了下来,并换成了“城关托儿所”,留下指示:“无论是谁,都是群众,都能来上学。毛主席还说过,我们党最大的力量是紧密联系群众。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而且,当时,当地干部提议将朱德家的老宅进行维修后做成纪念馆,将一些他使用过的竹背篓、桐油灯等物品进行陈列,方便有人过来纪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朱德一口回绝,说:“不要弄这些东西,有时间、有钱、也有地方,建一座学校让娃娃们读书,就好。”

他还为自己曾经任教过的“仪陇县金城小学”(原县立高等小学堂)题词:为共产主义培养新人。

这一趟下来,朱德不仅圆了多年想要回乡的愿望,也了解当地的实质情况,就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重要设施向当地干部强调了“要为百姓做实事”的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从始至终,都做好了为革命奉献一切的准备。

革命时期,当时是1928年国民党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展开了“围剿”和经济封锁,造成红军与群众们没有粮食吃。而朱德与其他人一起,往返100多里,用扁担挑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战士心疼,故意将朱德的扁担藏起来,还劝说道:“我们您的粮食挑了,您身体不好,不要来回奔波了!”

可他却不肯,说道:“让你们挑粮,我坐着不动,那不成剥削阶级了。”还专门又削了一根扁担,刻上了“朱德的扁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更加不肯歇着,经常深入一线,只为新中国的建设能多出一份力。

而朱德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也感染了子女们。

特别是朱德的女儿朱敏,年少时在苏联被德军俘虏进了集中营,受尽磨难,后被营救出来后,仍留在苏联完成学业,直到1951年才回国,投入到北师大的教学工作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敏常说:“我和我爸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不能因为我爸是朱德就找关系、谋私利。”

1976年,朱德去世,2009年,朱敏去世,可朱家的这股家风,也代代地传递下来。

后记

“二十三岁着戎装更换,七十四岁访故乡”是朱德亲手所写。但他从不后悔自己投身革命。

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值得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