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离乡村的城市居民眼里
乡村的一切日常都成了“不平常”
在彭州
随着不少高素质
高学历的年轻人返乡
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了
源源不断的活力
“村播”与地方风物都在不断迭代与升级
时至今日,“村播”向着多元化、年轻化的方向不断迈进。直播成了新农活,手机成了新农机,流量变成销量,农业现代化进程也由此加速。“村播”正在成为彭州乡村振兴的新力量,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文化出圈和产业升级。
直播成了新农活
“这是我们刚从地里挖出来的凉薯,也是我们当地人喊的‘地瓜儿’,又脆又甜……”丽春镇塔子村党总支书记曾辉和村里的直播团队熟练地介绍起了塔子村的凉薯和红薯,为观众实时解答疑惑。经过两个小时的直播,共售出近300斤凉薯和红薯。
在丽春镇塔子村,电商直播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曾辉带领的直播团队积极探索新的销售模式,让塔子村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偏远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今年9月底,在与丽春镇结对的成都市金牛区金泉街道办工作人员的支持帮助下,塔子村开展了首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2.7万人次,开播后2小时,500余斤大米被线上网友一抢而空,村民们不再依赖传统的销售方式,可以通过直播平台直接与消费者对接,提高农产品的售价,增加收入。
彭州拥有彭州大蒜、彭州莴笋等多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了让这些地方风物通过电商走出去,彭州积极发展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电商新模式,“村播”产生的流量拓宽了农产品销路,带火了当地风物。这不仅是一个关于乡村振兴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梦想、创新和坚持的故事。
“村播”播什么?
胡琴是土生土长的海窝子人,一直在社区工作的她,现在又多了一个身份,成为了一名主播。“我主要讲解一些彭州的文化以及海窝子古镇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
通济镇网络人才孵化基地现一共有四名主播,有胡琴这样兼职跨界的主播,也有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大学生主播。在大学生返乡创业直播间,@敬香语正在介绍来自黑水县的农特产品。
在通济镇网络人才孵化基地,主播们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画面,打破了乡村与外界的壁垒。曾经默默无闻的农特产品,如今通过直播间走向了五湖四海,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农户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更加用心地种植、养殖,提升产品质量,形成了良性循环。
“村播”也让乡村的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海窝子古镇古老的传统习俗、独特的川剧文化,在主播们的介绍下,吸引了众多对乡村文化感兴趣的人。一些游客被直播间的美景和文化所吸引,纷纷来到乡村旅游,体验田园生活。这不仅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让通济的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保护。
同时,“村播”还为乡村青年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了乡村的潜力,纷纷回到家乡,加入到“村播”的队伍中。他们带来了新的思维和创意,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仅是这样,基地还会孵化更多的商家,教会他们拍摄、剪辑、发布、直播。“村播”正以一种全新的力量为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土特产的流量密码
“各位直播间的家人们,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村的特产白茶、羊肚菌......”在白鹿镇白鹿顶村助农直播间,“纯天然”“绿色生态”是吸引网友停留的流量密码。
今年4月,白鹿顶村与4家台资企业以及台湾青年创业团队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村党组织充分调动专业合作社、农村创业青年等广泛参与乡村电商发展,为农特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搭建出一条“新通道”。
8月4日,白鹿顶村进行了第一场电商直播带货,全国人大代表、白鹿顶村党总支书记带领工作人员通过“现场直播+讲解”的形式,为广大网友带去了一场生动的土特产展示宣传。
在白鹿顶村助农直播间每天都可见忙碌的身影,直播人员专业地向观众讲解着特色农产品,幕后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包装、统一发货销售,忙得不亦乐乎。在广大乡村主播的努力下,彭州的农特产品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走出乡村,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
在彭州乡村的“直播热”“短视频潮”中
我们看到“村播”不仅让地方风物
实现了品牌重塑
带动产值的提升、产业的升级
更带来了农民、农村
及农业面貌的焕然一新
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助力
免责声明:
★品鉴彭州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仅在品鉴彭州今日头条号转载,其他平台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文中配图支付相应稿费,若不同意使用,请告知删除!
期数:3229期
文:刘代萱 彭州发布
图:彭州发布 品鉴彭州 张勇 韩汶君
编辑:刘代萱 责编:邓茹月 编审:马山山
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叶韬 冯艳丽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刘倩
编辑:刘代萱 邓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