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第一小学,有这么几个关键词,常常会让人联想到唐振杰——“彭一少年说”“《论语》校会课”“辩论赛”“正反馈”。教龄快20年却仍旧少年感十足的他,总是活力满满,每天忙碌而快乐。有时,他是课堂上给学生们讲李白的语文老师,有时,他是带学生外出打全国辩论赛的表达教练,还有时,他是家长会上给父母们支招解惑的德育主任。在唐振杰看来,这奇妙的三重身份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颗初心:让学校里的每个学生都感到开心。从“交心”到“言心”再到“开心”,采访中,唐振杰分享了为学生快乐成长赋能的独到智慧。
大部分时候,
别人对你的认识源自你的表达
“表达教练”这个身份,已经伴随唐振杰很久了。私下里,他是表达学堂特聘的教练,为很多职场人士提供专业的表达培训,但真正激发他开始培养小学生“表达能力”的,是一个面试失败的故事。
当时,他的首届毕业生小李因工作面试失败来找他复盘,他有些意外,因为小李的综合成绩和专业能力都挺强。后来他得知,那次面试是小李第一次做公众表达,看着10个面试官,小李紧张得不知所措。
从那天起,在唐振杰的心里,让小学生接触表达训练的想法变得愈发坚定。
2019年,唐振杰开始在彭浦一小创办大型学生演讲比赛“彭一少年说”,每两年开展一次,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三季,据了解,从初赛、复赛到半决赛、决赛,每一季“彭一少年说”都会历时半年时间。
特别的是,在比赛前,唐振杰会给学生上整整半天的公众表达课,并要求家长一起旁听,他希望,回到家后,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完成从观念吸收到实际应用的备赛过程。
如果孩子上台很紧张怎么办?面对家长的困惑,唐振杰强调,表达动机至关重要。他说:“千万不要告诉孩子‘在台上发言时,克服紧张的办法是把台下的人都当西瓜。’这意味着你把孩子的表达动机抽掉了,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站在台上,那么他和观众是没有链接的,只是单纯的背稿机器。”
因此,唐振杰建议孩子们在上台前以“无我利他”的原则做好心理调适,若演讲者在台上的发言能够给观众带来哪怕一点点帮助,这次表达就是有价值的。
“每季决赛场上的10个学生所交付的演讲我都非常满意,他们的整体表达能力很强,这让我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把这样的表达能力迁移到辩论赛上。”于是,自去年起,唐振杰从“彭一少年说”里选出一批优秀的小选手,组建了辩论团队。
唐振杰带领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华语辩论锦标赛
用童子心发童子问,尽管这群孩子没有太多的辩论技巧,但他们的热情赤诚与勇敢表达,深深打动了唐振杰。
今年,辩论队荣获“全国中小学生华语辩论锦标赛”小学组亚军,大家一起庆功
“去年,我第一次带他们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华语辩论锦标赛,一路上,他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最后获得了全国赛季军的成绩。今年,还是同一个比赛,他们更进一步,创造了全国赛亚军的好成绩。”唐振杰欣慰地分享着这群小学生带给他的惊喜。
“没有人能够在短时间完全认识真正的你,别人往往通过你的表达来认识你。”唐振杰常常对孩子们说,“你永远不知道哪天会有一个机会掉到你头上,可能是面试、培训、评优或者获奖发言,而那时,你需要站在公众面前,通过5-10分钟的表达让对方认识你。”记者了解到,现如今,彭浦一小的教师表达团队已扩充至6人,以青年教师为主,来自各个学科。
【语文老师】
我的语文课关注三件事:
观念、习惯、兴趣
作为一名从教17年的语文教师,唐振杰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他看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离不开三个词:观念、习惯、兴趣。培养观念是首位,其次,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通过正反馈作用激发兴趣,积累学生自信。
每次接新班级时,唐振杰总会立下两个Flag,并请家长在一至两年后共同检验——第一,让班上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感兴趣,第二,让学生们不再害怕写作。
批改作业时,唐振杰发现,不少学生会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而把练习册做得很“漂亮”,答案完整且全对。于是,他告诉学生:“练习册是用来求错的,不要抄答案,也无需去问别人。”课堂上,回答问题前为什么要举手?唐振杰告诉学生:“举手是举给自己看的,当你举起手来,便意味着你进入了思考模式,接下来的表达需要跟随着大脑的逻辑走。”
重视“激发学生兴趣”的唐振杰不刻意赶教学进度,并鼓励学生养成每周写一次随笔的习惯。“我不会规定他们写的内容,我希望和他们做真诚的表达。”渐渐地,学生们习惯了在随笔里分享着自己的快乐、烦恼和思考,且不时会得到唐振杰手写的“正反馈”。
一位学生将唐振杰写的10张鼓励书签挂在床头珍藏其实,多年来,唐振杰始终坚持从学生的作业情况、课堂表现、随笔内容中找寻闪光点,并特意买了许多活页日历和明信片,把肯定和鼓励的话语写在上面,每天发给不同的学生。为了实现“正反馈”,唐振杰还提前和家长打好了配合。“我会和家长们沟通好:当孩子回到家兴奋地展示着自己收到的日历时,请家长一定不要削弱这张日历的价值。”
为了让学生们体会语文知识的现实意义,近几年,唐振杰还在学校里开设了《论语》校会课。为什么讲《论语》?他坦言:“现在的学生常常觉得《论语》是为了考试而不得不背的知识,枯燥无用。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把《论语》中的观点翻译成当下学生能够应用的方法,让他们明白,《论语》是拿来用的。”
课堂片段:
【德育主任】
我在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三角形
德育主任的责任使命是什么?唐振杰的回答是:让每一个学生不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中还是家庭里都感到开心。为此,他始终努力构建着一个和谐的三角形,其三条边分别是家校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开家长会时,唐振杰总是比较“啰嗦”的那个,他会花大量时间教家长们如何进行亲子沟通。观念指导行为,因此,唐振杰非常重视和家长共同探讨正确的教育观念。“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孩子有各种问题,因为大人的期待太高了,期待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叫做问题,
采访当天,唐振杰恰好开完一年级新生家长会。由于一年级的知识点很浅显,所以必然会有很多父母在日后的作业辅导中说出那句“你怎么连这道题都不会。”为了“打好预防针”,唐振杰提前为新生家长做了心理调适。
一次五年级的语文课上,唐振杰正在教安徒生的《美人鱼》,分析课文时,他听到有学生说“王子是个渣男”。于是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一次很棒的思辨机会和价值观教育,便当即停下了教学,和孩子们聊起了恋爱观的话题。
“我们来思考一下,王子可不可以不爱美人鱼?一个人可不可以有权利不爱另一个人,即使另一个人如此爱他?”霎时间,班级里展开了热议,学生们畅所欲言,自由表达着观点。
在总结中,唐振杰对学生们说:“正确的恋爱观念是:1. 你得接受你爱的人可能不爱你。2.喜欢一人是因为对方好,你被喜欢是因为你好,把关注点放在提升自己上。”
那堂课上,从分析课文人物,到鼓励学生认真思辨、勇敢表达,再到开展德育教育、引导价值观,唐振杰的三重身份在无缝切换中彰显着教育的魅力和意义。
学生赵欣莹:
唐老师是一个永远对生活保持热爱的人。高度自律让他可以自由支配时间:演讲、辩论、旅行、运动……是他让我知道:生活,原来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在他的影响下,《论语》不再枯燥乏味,自律不再难以坚持,演讲不再死板生硬,他就像我成长路上的一道光,在我迷茫时总能给我指明前行的方向。
大队辅导员韩忆娟:
唐老师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真诚且温和,他总是能带给我很多新的观点和启发,让我对工作、生活有不一样的思考。曾经,我是一个很惧怕在公众场合表达观点的人,但是,在唐老师的鼓励下,我成为了“彭一少年说”教师表达团队的一员,在唐老师的帮助下,我最终也能自信满满地站在升旗仪式的舞台上表达我的观点。从那以后,我不再惧怕公众表达,也希望自己的一些思考能为他人带来一些小小的帮助。无论是做老师站在讲台上教授知识,还是作为演讲者站在台前进行演说,唐老师的“无我利他”原则深深影响着我,这是他的初心,也感染着每一位彭一教师表达团队的我们。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东方教育时报微信号:DFJYWX
分享: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关注:请点文章主标题下“东方教育时报”
或查找搜索公众账号
=== 从教育的视角看社会 | 从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