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当代艺术馆威尼斯双年展"镜中行旅"主题展览,继意大利威尼斯首站后,近日于上海当代艺术馆以崭新姿态启幕中国之行。这一展览如同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的足迹,跨越时空,抵达神秘的东方,与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展开深度对话。展览通过艺术的"介入",揭示了"城市"所蕴含的无尽幻想、体验与秘境。
2024年于中国与意大利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既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也是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上海当代艺术馆秉持"跨界+"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孙文倩策展,邀请中国与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新世代艺术家参展:付彤、郭飞、何塞·安赫利诺、计文于&朱卫兵、金望、乐毅、林辉华、屏中市(螃蟹&张南兮&圣兽)、邱岸雄、施勇、史成栋、杨泳梁、张赢、张钊瀛、朱佩鸿&赵一霖,希望通过"镜中行旅"主题展览呼应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处处都是外人"主题精神的同时,更能使中意两国民众深入了解双方的艺术与文化,打开审美新视角,打造以多样性、融合性为特征的艺术新生态。 从水城威尼斯到上海——这座同样吸引众多旅居者的城市,"镜中行旅"展览将焦点聚于行旅者与城市的共生。在这里,观众不仅能够探索"无形之城",也能深入探寻"无形之己"。
展厅一楼,只见施勇的《幸福 250-A》颠覆支配关系,如盘龙般划破展厅天际,与朱佩鸿和赵一霖的大型装置《Space O 奇异空间-虚实剧场》相呼应。此外,杨泳粱的《极夜花火》和史成栋的《夏日焰火》同样展现了虚实空间刹那间的美好,与邱岸雄的《金枝》《天咫修月》、林辉华的《代码》共同探讨万物有灵的世界,展开存在与科学之间的辩论,碰撞出思辩的火花。
踱步二楼展厅,观众能在张赢的超现实作品《后现代演化论》中,体会到从遵循社会规训到逐渐异化的多样化面貌。转入音乐独立展间《语言》,金望的作品用音乐的方式去想象一种不存在的语言。接着进入张钊瀛如百科全书般的《生存日记》系列,38幅绘画、2件雕塑和1件影像作品共同构成一个"博物馆剧场"。
在三楼展厅里,由上海当代艺术馆委任的"DNA"系列作品《CrossReaction》引人注目。郭飞将DNA基因序列在微观层面变化反应中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有声动态影像的形式,呈现出了随机序列图组(表型)在粒子扰动下持续的动态性演进与突变,深入探讨精神在不加干预的情况下自由流动、生成、组合、裂变的状态。乐毅的影像作品《酒,马蹄铁,老萨尔瓦多,和我的好伙计菲尔和比尔》探讨个人身份与移民所带来的孤独感,创造出既荒诞又引人共鸣的体验,邀请观众暂时逃离现实,享受超现实的瞬间。
馆方希望借助当代艺术这一媒介,通过行旅的视角寻求"镜中自我",续写东西方文明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对镜"与"遥望"的思辩中,展览解密城市与个体交相辉映而又独立生长的存在结构,唤醒自我存在的意义,为观众打造通往自省与自洽的镜像通道。
作者:范昕
文: 范昕 图:展览现场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