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楫:加快绿色科技创新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系 统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 我们初步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体系、国土空间规划和保护体系、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化配置体系、 生产生活活动的环境外部性控制体系、政府与社会共同监管和有效问责体系, 实现源头严管、过程严控、后果严格问责, 为我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绿色低碳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十年生态文明建设中, 党中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支持在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开发和采用新技术解决各种问题, 科技创新在中国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推动了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 在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生成。通过推广应用和创新改造污染控制技术, 如从传统的烟气脱硫脱硝、废水处理技术到燃煤发电超低排放, 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降低了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借助科技手段提升了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的水平, 减少了生产和消费对资源的依赖。研发更节能、低排放的产品, 诸如新能源汽车、节水器具等, 减少了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环境足迹。科技创新支持生态修复的过程, 如适应不同生态本底的土壤修复技术、水体生态恢复技术等, 提高了生态系统修复的效率。
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 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 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 查以及物联网感知等最新技术, 建立了 “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 的生态环境 监测网络, 这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技术先进、系统完整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提高了环境质量监测的精确度和实时性, 实现了 “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 依法追责”, 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建设这一世界先进水平的监测系统主要依靠集成创新,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 国企业在新型传感技术、关键监测设备、信息系统集成等领域实现了技术进步甚至创新突破。环境保护部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高了环境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公众更容易通过各种平台获取生态环境信息, 以新的技术方案助力形成了政府有效管理、全民积极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
在低碳技术领域,我国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非常活跃且成效显著, 使我国在面向碳中和的绿色低碳转型中位列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全球第一梯队。我国提早规划和布局绿色低碳领域产业发展 和科技开发, 以市场竞争激励企业创新、以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全社会研发投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布局基础研究, 有力推动了我国低碳产业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在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电动车等绿色产业新领域, 我国不但是最大的产品生产国、消费国, 而且建立了产业链最完整、集群特征最突出的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从机制上看, 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研究开发内生于企业发展需要且支持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 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大学和研究机构拓展研究前沿和深化基础研究, 使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开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全球绿 色低碳技术专利统计分析报告(2023)》, 2016—2022 年, 在全球绿色低碳技术专利授权总量中, 来自中国的申请有39.8万件, 占比58.2%, 远高于日本占比11.6%、美国占比9.5%、韩国占比6. 2%和德国占比3.7%。这些专利技术有效地支持了我国企业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得益于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 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我国产业成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不但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实现 “双碳” 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而且使我国具备了通过创新引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
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速度加快的同时,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 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新阶段, 绿色科 技创新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 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必须按照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 康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
从我国在信息通信、可再生能源、电动车等领域实现产业和技术快速追赶并进入世界前沿的成 功经验看, 要进一步以绿色科技创新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 必须坚持强调有效市场竞争对激励创新 的基础作用, 鼓励政府针对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部署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并持续支持基础研究, 同时系统推进金融支持、人才培养、标准引导、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机制建设, 形成中国特色的高效 创新生态系统。
释放市场竞争活力, 促进绿色科技创新。推动国内绿色产品和服务大市场形成, 简化绿色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流程, 降低行业壁垒, 让更多的绿色技术能够快速进入市场。坚持市场化改革, 打破垄断, 防止行业内不正当竞争, 营造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让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 企业能够在绿色科技领域中公平竞争。通过宣传教育和消费指导, 提升公众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和接 受度, 形成绿色消费潮流, 从市场需求端拉动绿色创新。制定和完善绿色科技领域的激励政策, 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等, 以降低企业的研发和转型成本, 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 通过设立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绿色科技创新领域。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确保企业和研究机构在绿色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得到法律保障, 激发更多的投入和创新活力。支持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项目, 引进先进的绿色科技和管理 经验, 提升自身绿色科技创新的水平。
支持引导企业加强绿色产品创新。加强绿色设计理念普及, 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产品开发过程 中, 注重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的评估, 实现从源头上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建立健全绿色产品标准与认证制度, 促使企业在产品创新中遵循环保标准, 开发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产品。鼓励中国绿色经济新亮点 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 优化资源循环利用率,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鼓励企业使用新型环保材料代替传统材料, 例如生物降解塑料、环保涂料等, 以减轻产品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运用信息化、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 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通过各种渠道加深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识, 引导公众选择环保、节能的产品, 形成绿色消费趋势。政府通过绿色采购政策优先采购使用环保、节能、低碳的产品, 引领市场需求。通过这些方式的推动, 可以有效促进绿色产品的持续创新, 提高产品的绿色低碳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推动中国绿色科技创 新稳步向前发展。
支持绿色共性技术开发和基础研究。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紧迫,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必须面向碳中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绿色科技创新步伐。我们需要制定绿色科技研究计划, 国 家层面上应该制定长远的绿色科技发展战略和研究计划, 并确保这些计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共性技术开发方面, 需要加大全社会对绿色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 增加研发经费的比例, 尤其是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领域。出台相关的科技政策, 对绿色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给予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经济激励, 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对绿色技术发明的知识产权保护, 确保发明者和创新团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以激励更多的研发活动。促进产学研合作, 推动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 以协同创新的模式加快绿色技术从研发到市场的转化过程。建立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和技术转移机制, 为技术研发提供支持, 帮助中小企业获取利用先进的绿色技术。设立绿色科技创新基金, 鼓励风险投资对绿色科技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增加绿色技术开发的资金来源。开展绿色技术的示范工程和试点项目, 验证技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推动技术的成熟 和提高市场接受度。
在基础研究方面, 强化基础研究投入, 提高环境科学、生态学、清洁能源、 材料科学等与绿色科技紧密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跨学科整合, 鼓励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如联合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地理学等专业共同开展绿色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建立研究平台和实验室, 用好国家实验室、构建国家级的绿色科技研究中心, 提供前沿的研究设备和优秀的研究环境。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在绿色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共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和能源问题。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大对绿色科技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 设立专项奖学金, 引进国际上在绿色科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总体上看, 我们已经到了依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而在绿色低碳领域, 我国已经处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前沿和领导地位。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 理顺机制、加大投入, 促进绿色科 技创新, 以绿色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 同时也 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经验, 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做贡献。
【高世楫:长安街读书会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王骅琛;初审:陈佳妮、许雪靖;复审:李雨凡、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以及经遴选评荐近百本中央级核心期刊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固定读者百余万,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学思平治】【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查看更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