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立

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通报中,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侵占耕地挖湖造景整改存在形式主义、问题反复发生的案例引发广泛关注。

通报称,2021年5月,自然资源部公开通报兴义市有关企业违法占用耕地挖湖造景问题,然而该企业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又在部分已整改的区域内蓄水形成水体景观,并顶风新占用耕地建设人工湖、人工草坪等景观。2023年12月,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有关方面公开通报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类似问题,省里也部署开展检视整改,但黔西南州、兴义市及有关部门仍未记取教训,相关违法问题在2024年8月被自然资源部再次通报。

对此,通报严肃指出,对于中央有关部门通报的问题,相关省级职能部门存在举一反三、面上推动整治不够,对基层整改工作指导督促不力等问题。这一总结可谓一针见血、鞭辟入里。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不记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道理人人都懂,但知易行难。现实中,一些地方对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问题通报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而是将自己当成“局外人”,把别人“出事的情节”当做故事听,把“举一反三”只当成一句口号。加之督查问责不到位,导致一些老毛病屡禁不止、一再发作,同类问题被反复通报、重复整改,“后人复哀后人”的戏码持续上演。

究其原因,表面看是少数领导干部“有权任性”、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往深层次看,则是政绩观和权力观出了问题,自我约束松懈,侥幸心理作祟,缺乏对纪律和规矩应有的敬畏之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要求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各地应深入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层层分解任务,逐级传导压力,步步压实责任,确保问题整改落到实处。应坚持以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通报为镜鉴,用好用活典型案例“活教材”,建立完善准确识别、精准发力、靶向纠治长效机制,善于以自身或他人“亡羊”的教训,及时堵住制度漏洞,根治“老毛病”,不断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汇聚各方力量,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应坚持将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通报的典型案例当成改进工作的教材,强化反思整改,通过制度性安排消除举一反三、面上推动整治不够问题。要聚焦基层反复出现、屡禁不止的同类问题,从严从实加大考核指导督促力度,强化日常监管,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对违纪违法问题做到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以儆效尤,持续强化高压震慑。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领导带头是关键。广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严以修身、严于律己,筑牢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防线,时刻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既要采取有力举措防止形式主义以新面目、新变种回潮反弹,也要高度重视根治“老毛病”,以“头雁效应”引领“群雁齐飞”,以更加优良的作风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