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拒绝回国,毛主席:21世纪再给他恢复名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撰写一部近现代中国文化史,胡适的名字是绝对绕不过的。

胡适留学美国,师从约翰·杜威,信仰自由主义与实验主义,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他开创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办《新青年》、提倡白话文等。

胡适是一位在多个领域开风气的学者,一生著述宏富,成就卓著,在哲学、史学、小说考证等领域,他都有着开创性及其深远的影响。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继往开来的一位启蒙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末,眼看国民党大势已去,蒋介石派飞机将胡适接出北平,1949年,前往美国。

当时,很多人劝他留下,毛主席也曾说过,只要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做北京图书馆馆长。但这些话传到胡适耳朵里却不以为然,他坚持一意孤行,最终被列为战犯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1949年为分水岭,大陆学界对于胡适的评价却充满毁灭性的火药味,并被贴上文化汉奸的标签。在短短的几年内,胡适思想遭到集中轰炸。

1951年底,大陆各高校掀起了清除胡适影响的批判胡适运动,这是新政权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批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4年底到1955年,毛泽东主席亲自领导了批判胡适思想的运动,强调反对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再次掀起批判胡适的高潮。

在这场运动中,大量批判胡适的文章纷纷见报,其中重量级的就有150多篇200多万字,汇编成八册《胡适思想批判》,由三联书店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批判胡适思想的知识分子都是大名鼎鼎,他们不是胡适的朋友,就是胡适曾经的同事和后辈。其中表现最激进的是郭沫若,他曾对《光明日报》的记者说:

“胡适的资产阶级唯心论学术观点在中国学术界是根深蒂固的……我们在政治上已经宣布胡适为战犯,但在某些人的心目中胡适还是学术界的‘孔子’。这个‘孔子’我们还没有把他打倒,甚至可以说我们还很少去碰过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来自大陆的批判甚至谩骂,并没有让他多么痛苦,胡适曾对友人如是说:

“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了,反损骂着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如果有人说,吃胡适一块肉可以延寿一年半年,我也一定情愿自己割下来送给他,并且祝福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0年代中期,国共两党一度出现缓和迹象。为此,中共高层开始争取海外著名人士回国。侨居美国的胡适,作为“代表性人物”,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共争取的对象。

面对橄榄枝,胡适态度一如49年去国那样坚决和简单。胡适的拒绝,也使高层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隐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在宴请全国政协的知识分子代表时说:

“胡适这个人也真顽固,我们托人带信给他,劝他回来,也不知他到底贪恋什么。批判嘛,总没有什么好话。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杀,应当实事求是。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憾的是,胡适生前并未迎来名誉的恢复。

1952年,胡适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类科学文化史编辑委员会委员;同年,应邀返台讲学。1957年,始任“中研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巨擘,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新中国成立后,胡适在大陆被批判,被淡忘,成为主流话语边缘化的人物。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逐步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研究,其形象开始“回归”。近年来,他又被奉上“神坛”。

胡适历史形象的变化,折射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作为历史人物,应给予实事求是的研究和评价,还原其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