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一碑一刻,蕴藏历史积淀;一砖一石,凝聚古人智慧。在广袤大地上,各类文物浩如烟海,实地探访是对文物最好的尊重。文物普查不仅仅是摸清家底,更是对历史的重塑和解读,对文脉的赓续和浸润,用敬畏之心,历史之责为文化寻根;道阻且长,行而不辍。
湘潭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挖掘、保护和传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扎实有效地推进文物普查工作。
一、多级联动,形成合力。各县市区注重加强与同级住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联系对接,形成工作合力。雨湖区、湘乡市均组建一支“专家指导+区县调度+乡镇参与+专业勘察”以老带新的普查工作队伍,全力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辖区各乡镇、村(社)多级配合,确保了普查试点工作的高质高效推进。
二、技术加持,提升效能。坚持专业出效率的原则,所有区县在普查过程中均使用专业设备和专业测绘工具。雨湖区、岳塘区、韶山市在调查中引入背负式SLAM彩色激光扫描仪,邀请市勘测设计院团队和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共同对建筑类、石刻类文物进行高精度外业三维测量,精细采集文物现状、局部轮廓及内部细节及整体的保存现状和变化信息,同时将辖区内所有已定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3D建模,为下一步文物的活化利用和普查成果的运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保障。
三、集中精力,突破难点。实行“月调度周会商”制度。市四普办每周对全市普查进度进行督办督查,对普查技术标准以及普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疑答惑,确保普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同时克服客观实际困难,确保普查进度。如湘潭县在洪水肆虐,道路受阻的恶劣情况下,依然坚守应查尽查、应保尽保的工作理念,加班不畏艰难地推进普查工作。如岳塘辖区内湘钢、湘电等国有企业因时代的变化,部分工业厂房具备保密的功能,厂区不对外开放等问题导致普查进度停滞不前,市四普办会同区普查队多次赴现场和厂区负责人沟通,在签订保密协议并将普查资料经企业安全部门核定后,终于圆满解决该问题。
四、锻炼队伍,经验推广。秉持以普查练队伍为目的,在省级示范县雨湖区为试点开展实地培训调查,利用雨湖区在潭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和勘测设计院团队组成的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协会为中坚力量,广泛发动,以普查为契机,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投身文物保护事业,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物技术队伍。在试点中组织人员现场观摩,实地操作,参加业务培训。同时从组织实施、技术业务、数据处理等环节进行经验总结,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经验,为后续普查工作的全面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目前,湘潭市已全面完成全市复核工作,复核率100%,位列全省第二。收集新发现的线索94处,占三普的比例16.9%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利用普查契机,形成一系列的普查成果报告和数据分析,如革命文物的分布情况,工业遗产的保存现状,全市文物空白区及文物富集区域的分布图,对新认定文物进行树标立识等。同时做好文物新发现的宣传发动工作,薪火相传,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文物保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袁远 湘潭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