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超市里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却因为价格标签而犹豫不决时,是否曾想过,这些价格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当你在职场上权衡职业发展与进修学习的选择时,是否意识到,这里也蕴含着经济学的机会成本?
《经济学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书封
近日,经济学博士陈永伟推出新作《经济学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到凯恩斯的宏观调控思想,再到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书中介绍了30多位经济学大师的生平和思想,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增长理论、微观经济学和当代经济学前沿等多个领域,作者希望,以这些经济学家的研究来帮助读者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经济学大师们
陈永伟介绍,萌发写作这样一本书的灵感源于罗伯特·海尔布罗纳写作的《尘世哲人》(The Worldly Philosophers),“这是一部思想史的著作,介绍了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的经济学发展史。这部书采用了一种传记式的写法,把每一位经济学家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演进以一种非常生动、巧妙的方式结合了起来。一卷读罢,读者可以很容易知道某个经济学家的某个理论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些思想的源头在哪里,又和哪些思想有交锋。”
在介绍本书时,陈永伟谈道,书中的各章是在不同时间分别写成的,彼此相互独立,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挑选阅读。
成书时,陈永伟根据内容将它们分成了四辑。第一辑是“宏观的求索”。这一辑介绍了凯恩斯、萨缪尔森、弗里德曼、卢卡斯等在宏观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路标意义的人物。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读者可以对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等重要的宏观经济学流派,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第二辑是“增长的迷思”,这一辑对索洛、罗默、诺德豪斯、阿西莫格鲁等几位重要增长理论研究者进行了介绍。
“微观的探究”作为第三辑,陈永为谈道:“从表现上看,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模式有很大不同。如果说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先后兴起的几个重要学派围绕着一些核心的论题彼此争论,那么微观经济学发展的特征就是价格理论、博弈论等基本的微观理论分别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在本辑中,我对威廉姆森、哈特、威尔逊、米尔格罗姆、克雷普斯等经济学家进行了介绍,他们分别是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拍卖理论、声誉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的重要领域的代表。”
《经济学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除了理论知识和实用建议,还强调经济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性。经济学思维方式强调理性分析、逻辑推理和实证检验,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与经济学相关的词条
陈永伟认为,经济学无处不在。在面临人生选择时,经济学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路和方向。例如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常常面临艰难的选择:是继续深造,还是立即投身职场?这里,经济学的机会成本概念为我们提供了决策的依据。通过衡量继续教育带来的长期收益与立即工作获得的即时收入和经验,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做出合理的规划。
行为经济学则揭示了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如短视和冲动消费。通过设置预算限额、使用自动储蓄计划或选择健康食品选项,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避免陷入债务陷阱或损害健康。这些策略有助于我们在面对诱惑时保持自我控制,实现长期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经济学也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规避未来有可能的风险。例如人们最关心的健康问题,健康保险作为我们面对潜在健康风险的重要保障,其购买决策同样蕴含着经济学的智慧。通过预期效用理论,我们可以评估不同保险计划的性价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这不仅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手段,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深思熟虑。
陈永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经济学中一些看似枯燥的术语和概念,例如“分工”“理性预期”“内生增长”等,并将其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性和社会现象相结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