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历史上曾三次大规模赴上海演出,分别是在1961年、1988年和2012年,今年是第四次赴上海演出。
冯远征在发言中(摄影:范家乐)
我参加过1988年和2012年的两次巡演。1988年我作为年轻演员,在《天下第一楼》当中演了一个龙套;2012年来上海,我在《知己》中饰演顾贞观;这次以北京人艺的院长、演员的身份来到上海,也是感慨万千。我们这一代演员从青涩走向成熟,是追随着前辈扛起北京人艺这面大旗,每一段的成长都得到了上海观众的见证。
《茶馆》是北京人艺的一个保留剧目,也是剧院的镇院之宝,复排版始终保持着原汁原味,保持着1958年演出以来的演出样式和舞台美术形式。我是北京人艺85级学员班的一员,从进剧院的那天起,在老艺术家们的口传心授的情况下,来学习表演、学习做人,学习北京人艺的传统。直到1999年从先生们手中接过《茶馆》,到如今经历了25年300多场磨砺后,这个戏已经"长"在我们身上。我经常开玩笑,哪怕《茶馆》今晚突然要演出,我们不用走台,直接上台就能把这个戏演得很好。当然我们不会这么做,只是一个玩笑,说明这个戏已经进入到我们每个演员的骨髓当中。
新陈代谢是人类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话剧艺术同样如此。北京人艺第一代艺术家用他们毕生的舞台实践创造了北京人艺的演剧学派,形成了鲜明的北京人艺表演风格,如何在新陈代谢中完成经典传承,找到新一代的知己,培养新一代观众认可的角儿,这也是我们这一代演员的使命和责任。
北京人艺在探索表演和台词方面有了一套属于北京人艺的独特基因。老一辈艺术家和我们这一代演员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找到了一套方法适合汉语发音的教学方法,所以北京人艺的表演风格和台词独特的发音方式,是最符合汉字吐字发音规律的,这也是我们北京人艺能够形成坚持不戴麦克风演戏传统的原因,也是我们选择年轻演员进入人艺的一个最基本标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馆》也越来越难排。对年轻观众来说,《茶馆》发生的年代距离他们越来越远,越来越难让他们体会其中的深意;同时年轻演员如何接棒,也是我们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
这次《茶馆》再次来到上海,也是为了接受上海新老观众的检验,看看北京人艺是不是保持了自己的优秀传统,有没有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地自我成长,寻求新的突破。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的时候我曾经说过,人艺是块金字招牌,谁也不能躺在这块金字招牌上睡觉,而需要一代代不断地擦亮它,这是我们必须要承担的历史选择。
北京人艺版话剧《日出》剧照
有人问我,AI是不是能够取代真实的演员?我说取代不了,舞台艺术就是沉浸式的,就是演员和观众互动的一个形式,无法取代。因为AI人物是没有感情的,演员是能够传递感情的,这种情况下舞台艺术永远不会被取代,科技只是给戏剧人在创作上提供更多的源泉和更强大的物质支持,丰富我们的舞台创作。在这点上来说,我们应该有文化自信,相信科技再发达,但是它离不开人,因为科技就是由人创造的。
北京人艺经历了72年的风雨历程,再次来到上海演出,我觉得意义非凡,新一代人艺人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面对新的时代、新的观众群体、新的观赏环境,我们愿意用与时俱进的戏剧思维和舞台语言,坚持守正创新,在走向话剧艺术创作的新征程上,绽放新的光彩。
作者:冯远征
文:冯远征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邵岭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