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超敏感的人”。

前阵子金晨在综艺《花少6》的一段发言,让“高敏感人群”的词条再一次受到关注。

其实,关于“高敏感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 简称HSP)的讨论在社交网络上一直层出不穷:它的起因,它的优与劣,如何辨别自己是与否……从小众到如今被大部分人共情,它不再只代表某一类群体,也讲述了某一种处境。

研究发现,HSP在人群中的比例大约是15-20%,但有趣的是,当翻看各大社交网络,高敏感人群似乎无处不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懂空气中的语言、彼此之间不断拉扯的边界感、日益精密的社交规则……虽然不得不承认,但现代人正在变得越来越“敏感”。

错失恐惧症

谁也无法宣称,自己永远掌握着“第一手信息”。也许,这是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但同时也是一个令人“宽慰”的观点。

尤其是对于FOMO患者来说。FOMO 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指一种总是在担心失去或者错过什么的焦虑状态。在它的驱使下,人总是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在吸收和参与新的事件。

这种源于人们对潜在损失的高度敏感性,往往会导致一种怪象:相比思考自己能从中收获什么,总是更害怕自己不做可能会失去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夸张点说,FOMO有点像一种“病症”,患此症者总会不惜代价地,吸收迎面而来的信息,接受每一次邀约,直到被焦虑席卷。

当这种“病症”发展到某个阶段时,则有点像心理学上“感官过载”的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不断涌来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信息,我们的注意力一直在被分散再聚焦,逐渐在这种追逐中疲惫,更不必谈专注享受当下。

而感官过载所导致的疲惫和空虚,又进一步加剧了FOMO。我们总是担心自己会在信息洪流中错过更重要的东西,却殊不知自己已经无力再去专注于它。

这样想来,当这种对于“缺席”的敏感再度来袭时,反而是在提醒我们做做减法,思考我们是否真的能从中收获些什么。

钝感的对立面

谈起“高敏感”的反义词,很多人可能会立刻想到“钝感力”。与敏感所带来的多虑和细腻共情不同,钝感显得更为平静、且不易受到情绪的干扰。

我们能够理解一些人向往钝感,是因为它似乎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毕竟,钝感就像将情感感应器的阈值调高,减少了情绪的波动,树立一道自我保护的屏障。

相比之下,敏感的触角一旦伸向外部世界,总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无力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敏感被贴上太多标签,成为“众矢之的”,以至于我们很少将敏感和钝感放在同一语境下去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钝感总在敏感的对立面出现,让我们误以为这是一个2则1的选项。

但如若从“沉浸”与“抽离”的角度去看,它其实是生活的两种状态:面对嘈杂,我们身不由己地沉浸其中,而偶尔的抽离,则给予我们一个身处事外的视角,更客观地正视当下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唯有沉浸在先,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明白,才能知晓从何抽离,不被其过度的入侵和干扰。所以,这个角度来看,越钝感的人其实反而越敏感:敏锐地察觉到干扰,敏锐地切换到钝感模式,来保护自己。

如果说钝的前提是敏感,那敏感的前提便是去感受。

具体生活

作家John Koenig曾出过一本悲伤词典《The Dictionary of Obscure Sorrows》,来记录8000种形容不同种类悲伤的词语。而这本词典整理的初衷,是因为他发现生活当中,有很多模糊的情绪无法用词语来形容。

听起来,这是一本还未读就很悲伤的书。但神奇的是,当不少人发现真的有一个词语可以精准描述自己的悲伤时,便已自愈了大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情绪颗粒度”,指的是我们对于自身情绪的敏感程度和辨识能力。

举个例子,对于情绪颗粒度较低的人来说,不开心就是难过,但对于一个情绪颗粒度更高的人来说,不开心有可能是内疚、尴尬、失落……

对情绪的描述越精准,也就越能采取行动去面对和处理它。

这两年,常见如何提升感知力的探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日复一日的循环,很容易让效率和结果成为主导,而忽略过程的意义。

与之带来的,是生活颗粒度的降低:内卷还是躺平、E人还是I人——你会发现,我们总习惯做概括题,却很少展开。

在当下的社会文化中,我们很难说是因为语言的匮乏而导致这样的结果,但具体生活,或许是一个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完美的日子》

在电影《完美的日子》中,主人公平山经历着平淡重复的生活,阅读、看树、音乐、胶片摄影……工作之余也依旧维系着热爱,狭小车间内的爵士乐,工作间隙抬头仰望树梢光影,只是聆听,或者只是观看。

他了解自己,所以总能找到自己的开关方式,做喜欢的事情,按自己的节奏行事;又因为热爱万物,总能从细微处欣赏一切。日复一日的生活是否真的会让人心满意足?想来,电影里的平山,说着“下次是下次,这次是这次”,至少是享受当下的吧。

说到底,循环往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丢掉感知的能力,毕竟,那是我们能自由选择如何生活的基础。

而回到我们自己的具体生活,答案同样简单:善用自己的敏感,多做一些看似“无用”的观察,追求“在场”的感受,live in the momen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撰文:Sienna Guo

设计:乐乐